第110章 秋后算账[第2页/共2页]
苏杰赶紧说道:
“多亏当初的三位抄书匠,还保存着这铁普通的证据,不然朕想要给穆大学士昭雪,还真不那么轻易呢。”
可真正的究竟倒是,这句话底子不是穆远所写,而是由当时的文渊阁二品学士苏杰所作!最后愣是把这屎盆子,扣在了穆远的头上!
“大师都是聪明人,这此中的逻辑,不消朕再多说了吧?必然是苏杰和虞仲、李源三小我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谗谄了穆大学士!”
固然他因为长年的风雨腐蚀,已经变得朽迈不堪,但当他走入太极殿的一顷刻,身上发作出来的气势和严肃,却与昔年别无二致!
“如何?陛下该不会没看过老臣这本著作吧?难怪陛下管理朝堂这么没有分寸,先急着夺职虞相,又对着老臣不依不饶的翻旧账……若陛下当真读一读老臣那本巨著,老臣包管陛下会受益匪浅,将来管理起朝堂来,也不会像本日这般老练傲慢。”
“呵呵,苏大学士,你可真是厚颜无耻,朕且问你,这本《治国十策》,当真是你的著作?”
这番话骂的畅快淋漓,掷地有声,相称于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狠狠的抽了苏杰一个大耳光!
再看苏杰,此时却已经是神采难堪,汗流浃背!
“穆爱卿免礼平身。”
苏杰的确惭愧难当,涨红了一张老脸,呆呆的看着赵政,磕磕巴巴道:
他一步一个足迹的来到朝堂之上,先对着赵政纳头叩拜:
听了这话,赵政怒极反笑,冷哼道:
“老臣,文渊阁大学士穆远,叩见吾皇陛下!”
赵政嘲笑道:
莫非这鼎鼎大名的《治国十策》,真正的作者竟然是他?
“你、你说甚么?”
当初虞仲和李源,恰是仰仗着这一番话,在先帝面前狠狠的告了文渊阁一品大学士穆远一状,害的穆远被罢官不说,还被发配三千里,去了边陲草原,成了一名孤苦伶仃的牧羊人。
而再细心看去,却看到这手稿之上的一句话,看似是描述前朝的汗青,实则借古讽今,模糊讽刺的是大乾朝政。
不过赵政在听到这本书以后,倒是迟迟没有说话。
这番话的意义是——前朝的天子喜好听人歌功颂德,朝堂高低只许有赞美声,不准有攻讦声。而当今的天子不但不答应有攻讦声,就连赞美声不敷热烈都不可!文武百官,必须挖空心机的吹嘘他的丰功伟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