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驾临[第2页/共3页]
司马道子凑到司马曜耳边一阵低语,说得司马曜面露忧色,脱口道:“官方俗谚说打虎亲兄弟,公然不错。一江东士族芸芸,但我所能依靠者,只要弟弟你一人!”
司马曜俄然抓住了司马道子的手,也抬高了声音,道:“好弟弟,非是我甘心。只是东南士族,都唯王谢马是瞻。你固然贵为司徒,我固然贵为天子,但如果获咎了王谢,只怕你我都不得安稳。”
司马道子这才起家,斥逐众寺人宫女,帷幕内李太后道:“天子有甚么说法?”司马道子说道:“皇兄的反应,都在母后料想当中。”
“何必为他活力?”李太后悄悄一笑,道:“你生于帝王家,从小翻滚于诡计狡计当中,霸术用很多了,用心不专,错过了进于天道的最好机会,于玄武之道不免不纯,此生当代要比拼根底,是比不过他的。不过再如何说,他也只是‘伪子’罢了,被舍弃毁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天都峰庙门外的数千玄武人士大家翘,相互口耳传言,都道:“来了,来了!”
司马道子抬高了声音,道:“‘王与马,共天下’——这才是大患!”
司马曜道:“宗极门那群老固执固然没用,但毕竟是我东晋的护国武宗,如果他们真的被秦征给挑了……”
他越说越是愤恚:“当初朕年幼即位,谢安辅政,这些年使得宇内清平,的确是他的功绩,但是朕已经不是当年阿谁孩童了,眼看即位已近十载,亲政也近六年,他谢安却还像当年普通,将朕当作黄口竖子!”
“皇兄放心。”司马道子道:“此事我早有安排,不但秦征,就是宗极门,也逃不出我的掌心。”
司马道子冷冷一笑,道:“皇兄,你我可否安稳,不在于阿谀王谢,而在于抑谢兴马!”
本来这“王与马、共天下”六子字,说的是一桩典故:当初五胡乱华,中原板荡,晋朝皇室在北方没法安身,只能在群臣的拥戴下驾临江南。可江南本是三国时孙吴的国土,司马氏在这里根底不深,加上方才失国,声望大削,眼看在江南也立脚不稳,幸亏有重臣王导统领一众士族,一方面与中原南渡的大族如谢家结成联盟,一方面与江南本土豪强如6家、沈家等达成和谈,这才稳住结局面。
本来司马曜受乃母的影响信奉佛法,年初特地在皇宫当中立了一座佛门精舍,又供奉僧尼多少,此事遭到了大臣的非议劝谏,但司马曜却不肯服从,不料这时谢安又旧事重提。司马曜怒道:“敌兵将犯国门,这不是大事;妖人乱我护国武宗,已入我肘腋之间,这也不是大事。恰好朕立一精舍,供奉佛陀,就成了他谢安的芥蒂了?他这个丞相,到底是当来保国度安天下的,还是当来管束朕的?”
司马曜神采一变,道:“王导都已经变成白骨了!”
鼓乐声自远而近,夙来寥寂的黄山空中渐渐热烈起来,就像有十几个大梨园一起吹奏一样。
司马曜大怒道:“朕贵为天子,宫中说话,还怕谁晓得!”
司马道子道:“秦征此次是借着箕子冢的势,来向宗极门应战,他要摧毁的不但是宗极门的剑,另有宗极门的心!”
司马曜嘴角抽搐了一下,道:“现在苻坚虎视眈眈于北,桓家余孽占有荆楚上游。谢安偶然候固然可爱,但我们……我们还离不开谢安。他偶然候固然啰嗦了一点,但毕竟还是一个忠臣。”
司马道子吓得跪下道:“孩儿知错了,请母后惩罚。”
司马道子颇不平气隧道:“那是因为母后派出去的人都是饭桶,如果孩儿劈面主持,他秦征绝无机遇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