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统计的迷局(2)[第1页/共3页]
郎咸平:俄然之间老百姓变得聪明了。这怪老百姓,为甚么本年要变聪明呢?
王牧笛:但是遵循我们统计的希冀,到了2010年我们的赋闲率能够还是4.3%。曾经中国太不正视数字了,现在天我们又太正视数字了。这场媒体及两会的问责很及时,在今后的糊口中它让我们丢开那些富丽的数字,复原我们实在的糊口。
王牧笛:没有啊。比来是一个反讽。现在数据很多啊,它就是用品德来代替数据,品德外套之下的一个数据。
闫肖锋:劳动力本钱也在增加。
王牧笛:我们也不要自我深思,美国的赋闲率不也低估吗?
郎咸平:并且这个将来也不成能履行的。中国向来就不是一个重视数字的民族。之前的古籍记录:“天大旱,死多少。”死多少呢?我们竟然不晓得详细的数字。就不晓得当时的帝国如何救灾了。
闫肖锋:你去大街上抽10个摊点数一数,然后再打个折,本身就能得出一个数字。老百姓说当局说的CPI太低了,一看这个肉价,明天是8块钱,明天是10块钱,公布的1.5%必定是不对的。
郎咸平:你太藐视统计局了。这有甚么难的呢,大笔一挥不就出来了吗。
王牧笛:以是每回有平面媒体人来我们节目谈天,我老是问一个题目:“你们杂志的发行量多大?”置若罔闻。
郎咸平:中国就缺独立的第三方。比如房价题目,北京有学者带着他的门生按照北京的房企上地税局去交的税来重新换算房产代价。然后比如说经济,很多外洋学者比如克鲁格曼以及他的同事们会按照中国的能源耗损量来判定中国的经济增加。他都会有分歧的角度来切入,因为他们是独立的第三方,以是他们得出的数据能够是更全面更实在的。
郎咸平:以是统计局是持续中华良好传统文明。我们不要太苛责它了,它是一个品德感受。
闫肖锋:人大说了这么多年关于统计的题目,进步和无益的一面是对大师知情权有帮忙。最关头的是一个信息的对称的题目。独立的第三方现在要浮出水面。
中国:不重视数字的民族
王牧笛:按照统计局给的1.5%这数据往回推,你会发明这个数据与房地产本钱也不符,与房地产商赚的利润也不符。以是只能有一个结论:就是修建本钱降落了。但是客岁钢材也没降落啊,地盘降落了吗,客岁地王频现啊。
闫肖锋:经济学界有一些学者以为中国的GDP是“存亡时速”。一旦低于这个速率,这个定时炸弹就要爆炸。为甚么会爆炸呢?如果GDP要低于6%的话,很多人就没饭吃了,以是当局必须得搞工程,不竭地搞工程。哪怕每天去修路,也要把失业机遇制造出来,不然几千万人丁、三四千万人丁大街上晃着,没有事情做,是个很大的隐患。但是你太快了,这个车就越开越疯。以是必然要保持必然的速率。
闫肖锋:另有一个是统计部分或者是颁发数据这个部分,官方和房地产商之间在数字上展开的进犯。两会期间官方颁发了一个最后的成果:天下房地产的开辟本钱是3000块钱。那么如果遵循房地产市道的代价,它统计出来全中国的这些地产商客岁赚了1万亿元群众币。然后这个一下就惹毛了这些房地产商,他们就开端给当局算这个账。他们算的这个账呢就很成心机。问这1万个亿到底是被谁赚了,处所当局的利润是200%,我们的利润才10%。地价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当局的税和费就几百项的。税和费加起来又百分之三四十,另有不成预感费。这是没法拿到桌面上的,公关用度10%。最后给我们剩下的就10%,我们没有赚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