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统计的迷局(1)[第2页/共3页]
王牧笛:乃至这些数据的样本是一样的。
王牧笛:比如说此次房价的题目吧。在统计局内部有投资司、都会司,它们内部给出的数据也不一样。这个数据1.5%是都会司给的,而投资司给的数据是20%多。向媒体作出的解释是:他们采取的体例不一样,一个是加权,一个是均匀。
闫肖锋:之前有一个笑话:一个军人打擂台,把一块毛巾拧干了今后,请上面各位上来再拧出一滴水来,如果胜利了,赏大洋一块。成果上来一个小老头,悄悄松松地一拧,拧出了好几滴水。阿谁军人就愣在那边了,厥后就问他是在那里任职,老头说在税务局,专门挤水分。现在要把这税务局的改成统计局的。
2010年2月25日,国度统计局公布2009年《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统计公报》,此中称70个大中都会房屋发卖代价上涨1.5%。这个遵还是例公布的数字,往年并未引发太多存眷。而本年的数字公布以后,引发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言论的遍及质疑。查阅往年统计公报可见1.5%缔造了近5年来房价涨幅的最低记载。但在人们直观感受中,客岁5月以来,很多都会房价节节爬升。有些都会房价乃至翻了一倍,与统计数字构整天壤之别。天下两会上,房价上涨1.5%成为媒体存眷的核心。国度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几次被媒体围堵诘问,坦言现行房价统计存在缺点。
闫肖锋:用分歧的体例也能够得出分歧的结论。
王牧笛:他们有各种考虑,比如偷税漏税。
人均支出“被增加”的由来
王牧笛:“统计”的英文原意是国情调查,它是国情学。物理学不是有“测不准道理”吗,你要判定一个蜗牛匍匐的轨迹,只要人在察看,蜗牛就会因为你的察看而产生一些窜改,更不要说人现在不但有眼睛另有手在那把持呢。
闫肖锋:最后统计局针对报上来的这些数字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发明实在的部分还不到一半。
郎咸平:挤掉以后还是假的。因为所稀有据都是从上面往上报,包含很多房地产的代价质料,也是房地产商来报的。不是他们统计,他们尽管填表。
(佳宾先容:闫肖锋,《新周刊》总编缉)
闫肖锋:两三千块钱,它一下就把数字给拉下来了。
闫肖锋:统计局改名字吧,叫调和局算了。
王牧笛:就创业板这批人。
郎咸平:以是原始数据就是有题目的。比如GDP的采样,本来就是靠处所当局往上报的。他本来就要靠这个升官,这个逻辑叫“官升数字,数字升官”,以是统计局现在变得越来越热点了。以GDP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统计局给你加权减轻了,你便能够升官。
王牧笛:但这些福利房在市场上是不现身的。
王牧笛:实在统计是西方和中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题目。在西方,统计能够更多的是有两个用处。一个是当局的决策考核的根据,因为它要稀有据做支撑嘛。一个是学者研讨的根本。但是在中国,我们把它作为考核官员的一个目标。有了这根批示棒,统计就变味了。
郎咸平:对。你也买不到的,只能给特定人群。
闫肖锋:另有就是人均支出增加10%,比GDP、CPI和房价都要高。
官升数字,数字升官
闫肖锋:天下的职工支出或者是天下的住民支出增加了10%,这个10%实际上叫“被均匀”。实际上工薪阶层没有增加那么多,另有那些低薪阶层,包含农夫工并没有增加那么多。而那些把持行业,另有效各种百般的手腕超等致富的那批人,一下把这个均匀数拉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