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页/共4页]
“公子您有所不知,这益州人来金杏酒楼可没几个是为了吃菜吃酒的,更何况这大朝晨的,就是闻名川蜀的蓉和楼也不成能有这般热烈。”小六说着抬高声线,故作奥秘的说,“这些客长来这里都是等‘开价’的。”
这公子也不急着吃,先问小六,“这金杏酒楼是常日里买卖都这般好?还是本日有甚么特别的原因?我见便是中都城中的大酒楼也不会这么早就客似云来。”
这公子一听也是,只是嘴上还是不信,“有些人运气好些也说不定。”
门口远远的信步走过来一个年青男人,头戴“清闲巾”,身着一件宽袖广身的细白布袍。虽则不是锦袍,但酒楼的闲汉(2)看惯了各式繁华公子,多么的眼力,到得近前,一眼看出内里的笠衫但是纻丝的。是以固然这位好不面熟,并非店中常客,但一点也无毛病他们辩白出来客的荷包不瘪。
客人更加不解了,“国朝不是早就定好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吗?如何另有这么多人围着在此等候这小小酒楼老板定下的代价?”
“你嘴巴放洁净点!”
谁知那公子却说:“不消了,我只一小我,倒喜好热烈些,就坐楼下吧。”
几小我你一句我一句的,眼看就要吵起来了。
“呦,公子,我可没这么说,这但是您火眼金睛看出来的。”小六奸刁的眨了眨眼睛。
公子一挑眉,“哦,你如何晓得?”
“归正小子我是对这许三娘子佩服得紧,我听街头打小人的王妈妈说,这许三娘子一准是遇了甚么菩萨神仙,传授了甚么神通,不然如何会连续五六次都说准了呢?”
他一边说,一边也不忘先给客人把茶汤满上,“小子头先也说了,益州城里的长幼爷们没几个舍得用铜钱的。因着国朝禁令铜钱不得入川,违者处以重刑,以是这蜀地里都只能用铁钱。但国朝征税上捐又非得用铜钱不成。这只出不进的,几十年下来,蜀地里的铜钱愈来愈少,谁家也不敢乱花,就怕缴税的时候交不出铜钱落罪。至于您说官府定的那四个铁钱换一个铜钱的条例?呵,从我老爹那辈起就换不到了,除非您情愿亏损拿铜钱换铁钱。但是您说,谁家也不蠢是不?浅显老百姓到了要缴税进贡的时候,没有体例不也还是只要去找那暗盘换?”
“那却也不是,这一年半载来总不过是十3、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要缴税纳供的时候,换的人多些,这铜钱也就贵些,有多些商队入川的时候,这铜钱也就便宜些。”
小六大笑,“哎呦,我的公子呐,官府要真能四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小子我早就去换了发财了,也不消在这里每日里熬苦受累了。公子您且听我重新与您分辩。”
“哎呦,客人您谈笑了,我们益州城哪比得上扬州繁华,小子还一向盼着能去瞧瞧开开眼界呢。更何况另有那天子脚下,中都城在那边镇着呢,也就是客长您谬赞了。”
“公子您是高门大户,读过圣贤书的人,小子们天然是拍马也追不上的。只是不管如何,这小娘子是确确实在说准了五六次的。公子如果不信,要不要也凑个热烈赌一铺?”
闲汉小六仓猝殷勤的走上前去,号召道:“这位公子但是到我们金杏用膳,快这边请,让小子为高朋带路。”
四周又有闲汉在中间说好话,拉着调笑,几人虽火气实足,但世人劝着,也不过骂骂咧咧两句就退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