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页/共4页]
客人更加不解了,“国朝不是早就定好四个铁钱兑换一个铜钱吗?如何另有这么多人围着在此等候这小小酒楼老板定下的代价?”
谁知那公子却说:“不消了,我只一小我,倒喜好热烈些,就坐楼下吧。”
“公子有所不知,怪小子先头没说完。这些炒卖客畴前虽也常常夙起过来看开价,但却从没有像近一两月里来得这么多这么勤。这都满是因为这小娘子。您别看她小小年纪,又是女儿家,可说来也是这益州城里的一大奇事,她接连提早预言了五六次这铜铁钱的开价,竟无一次出错!您说这炒卖客们是不是要奉她为上宾?不过也有这不平气的,您看刚出声的高老五,另有那边坐着的袁大胡子、张举人今次就落了重注和许三娘子反着做。”
小六马屁才一说完,就又仓猝热络的说道,“公子您看,这老丈技术非常了得,做的灌浆馒头和鹌鹑馉饳儿全部益州城都驰名,您要不要来点?”
那许三娘子却浅浅一笑,轻言细语的说道:“诸位莫要吃力辩论了,昨日我说本日开价必是十四斤三两到五两之间,准与不准,一阵就会发表。大师切莫要为小女子伤了和蔼。”
“呦,公子,我可没这么说,这但是您火眼金睛看出来的。”小六奸刁的眨了眨眼睛。
小六说:“公子您看,一阵老板会派人在那张红纸上写上本日愿以多少铁钱兑换一个铜钱,这花样就唤作开价。”
“想不到这中间另有这么多盘曲花样。只是我却也不信天下间竟有这般未卜先知的异人,我看她长相举止也只一浅显女子罢了,莫不是你家老板的托儿吧?专门诱这些赌客了局的。”
他一边说,一边也不忘先给客人把茶汤满上,“小子头先也说了,益州城里的长幼爷们没几个舍得用铜钱的。因着国朝禁令铜钱不得入川,违者处以重刑,以是这蜀地里都只能用铁钱。但国朝征税上捐又非得用铜钱不成。这只出不进的,几十年下来,蜀地里的铜钱愈来愈少,谁家也不敢乱花,就怕缴税的时候交不出铜钱落罪。至于您说官府定的那四个铁钱换一个铜钱的条例?呵,从我老爹那辈起就换不到了,除非您情愿亏损拿铜钱换铁钱。但是您说,谁家也不蠢是不?浅显老百姓到了要缴税进贡的时候,没有体例不也还是只要去找那暗盘换?”
“可不是吗?以是公子您赏小的那几十文铜钱,小的真是戴德戴德没齿难忘。”
几小我你一句我一句的,眼看就要吵起来了。
这客人也是聪明人,听到这里不消小六明说也觉出了一点滋味,“你是说,这金杏酒楼大要是个酒楼,实际上是个铜铁钱兑换的暗盘?”
那老丈领了铜钱也公然欣喜的戴德戴德的连连呼谢,看来小六说言不虚。
但当上面上却还是热忱不减的把公子引到靠窗的一个空位上去,一边递上热毛巾给客人擦手,摆下碗筷盘盏,一边自我先容道,“客人请宽坐,小子名唤小六,本日公子赏面,让小子服侍公子。”
这公子也佯作活力,笑道,“你这大伯,问你话答就是了,扯那么多做甚么,就算我是外埠人,又和这金杏酒楼的买卖有甚么干系?”
咸德二年,秋,益州。
另有旁人在一侧酸溜溜的说,“就只你家有仆妇女使会去买那点上不得台面的小点心,许三娘子甚么人,还能就为了你那几颗酥油泡螺就非得坐你那桌?三娘子,您看,我那边桌子靠窗氛围好,又正对着开价红纸,另有你前次赞过的四样雕花蜜煎都给预备好了。”
“你们蜀人也算是脑筋灵光了,甚么处所都能想得出赢利的体例。怪不得人家常说,扬一益二。这益州城如此繁华,我看也端赖蜀人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