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请神[第2页/共2页]
这卖瓷碗的钱还剩下很多,不过郊野并没有筹算拿出来。毕竟那对瓷碗的来源有些隐蔽,还是少提为妙。
栓子一见郊野从内里返来,立马放动手里的活,快速的跑向郊野,跟他说着支付粮食时的风趣事。
幸亏,孟尝和薛放都是鬼差出身,对于这些早已习觉得常,不然郊野还不得累屁了。
这个年过得虽说有些繁忙,但郊野的收成也是不小。
本来若只是请神,那就和郊野半毛钱都没有。可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是请先人的幽灵回家团聚。那么作为地府的第一职责单位,郊野这个地盘爷那就只能是化身为法律者,把守着这帮从阳间出来的幽灵,以免他们在阳间肇事。
何况款项对于郊野来讲,划一于无,除了过过眼瘾以外,甚么现合用处都没有。就算让他给匿起来了,也就是一堆废纸罢了。
往年热烈的元宵节,本年过的主动平平。别说元宵了,就连吃的饭菜也比往年差上很多。
村长毕竟是一村之长,不能随随便便就扫了他的颜面,不然他在村里就会落空威望。久而久之,村民们就不会把他在当一回事,乃至会直接忽视他。
有了这三百多斤的苞米面,村里每家每户又能多分个七八斤,熬过这个年应当是不成题目的。
都说这年好过,日子难过。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也就算是过完了。以是在乡村里,对于元宵节还算是挺正视的。
当然,郊野并不是想要把剩下的钱独吞,而是筹算留着备用。今后村里的时事情只会越来越多,不留点钱防备着可如何行。
转眼到了农历小年,村庄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在祭灶。固然烧掉供奉在厨房里的灶王爷,让他上天去说好话这事,被扣上了封建科学的大帽子,不复存在。但祭灶一事,早已成为一种风俗。家家户户都在忙乎着,只要田家老宅冷冷僻清,完整没有炊火之气。
自古以来,农历新年的讲究微风俗就很多。甚么扫尘、蒸糕、祭祖、请神……多的数都数不清。乡间乡村的说辞,那就更多了。甚么过年期间不能倒渣滓,不然回到一年的福分倒掉。甚么正月月朔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不然会给娘家带来厄运。甚么初三的早晨要早睡,因为这天早晨是老鼠嫁女的时候,不能惊扰到它们……归正这些林林各种的风俗,就算是讲上个三天三夜,都不带重样的。
厥后,不知从何时起,请神一词有了些微的窜改。请的不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那些家里故去的亲人,划一于祭祖普通。
在农历大年的早晨,家里会把故去亲人的牌位摆在堂屋,不但要香火供奉,还要摆上三碟五碗一杯酒,寄意一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