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3.25[第1页/共4页]
父亲说兄长有当年外祖父的风采,果然不虚。
中间定王亦露笑意,实在看不下去嫩唇边的糕点碎屑,没忍住伸手,帮阿殷擦去。
定王见状微惊,当即翻身上马,背面陶靖、高元骁及隋铁衣、隋诚等人亦随之上马。阿殷因本日要入宫见驾,为免旁人挑刺,特地换了劲装打扮,瞧见那些驱逐的官员时,也是微惊,三两步赶上去,走在定王侧后三四步外。同业的两位御史,高元靖等文臣亦惶然跟从。
清知阁外的荷塘中,荷叶已碧,铺满水面。
“吏部已定了名次,只是还未张榜。恭喜王妃了。”常荀在都城办事游刃不足,要刺探这些动静易如反掌。
阿殷唇角含笑, 拿弯刀挑起半角前面车帘, 映入眼中的便是定王矗立刻薄的背影,包裹在墨色织金的披风中。黑狮子四蹄妥当, 走得气势昂扬,他腰悬宝剑, 山岳般在马背上耸峙。两侧百姓平常对他敬惧,此时却都是崇拜, 乃至另有闺阁女儿开了阁楼窗扇,一睹战神风采——
阿殷随定王经曲廊步入厅中,瞧见矮案上熟谙的精美吃食和美人颈瓷瓶中供着的时新春花,喜笑容开。在北地的酷寒风沙中苦行数月,现在回到这繁华都城,就着暮春暖阳,竟自收回温软意味。
世人跪迎,口呼万岁。待永初帝免礼后,定王再次端方跪下,将兵符双手奉上,神情寂然持重如旧,“儿臣受命抗敌,已将敌寇尽数驱出边疆,幸不辱命。请父皇收回兵符。此次调用将士军器及毁伤状况都已造册即位,请父皇御览。”中间担负监军的御史随之出列,将每一场设防作战耗用的军资及职员册子奉上,由内监首级魏善转呈永初帝。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aibai扔了1个地雷
阿殷端然立在定王身后,跪地领旨谢恩。
她的勇气、志向和果断前行,值得这般回报。亦如暗夜中光辉的灯盏,让他更加果断的前行。
周遭群臣自是一阵恭贺,见定王愈发威仪冷肃,多少怀有敬惧不敢冒昧,恭敬向他和阿殷道贺过了,却将陶靖团团围住,道贺不止。陶靖虽也不耐烦这等应酬,瞧着定王与阿殷相携拜别的背影时,却格外欣喜,亦随口拥戴赞美。定王的声望气势自不必说,朝堂高低本就无人能及,可贵的是阿殷身姿苗条,背脊矗立,玉冠束发更见英姿,同定王并肩而行,相得益彰。
四周窗扇早已卸下,通通风凉,模糊送来荷叶暗香。案上备了精美生果,荷叶鲜笋做汤,凤梨蟹粉为羹,玫瑰香露作茶,在吃多了北边的肉块牛乳以后,格外诱人。再往中间,玉白瓷盘中整齐的摆着银丝卷、梅花香饼、酥皮马蹄糕、糖蒸酥酪,中间则各色蜜饯果脯。
数年前墨城之战,定王因崔恒屠城而得杀神之名, 这回不知是谁先提起,苍存亡力压着的冲动群情中,杀神二字早已变成战神。
陶靖目送春光下的伉俪二人远去,满面笑意。
“我们王妃自幼习武,能够率军杀敌,神采与旁人分歧,天然更加气度华贵。”快意跟嬷嬷日渐熟稔,含笑夸奖,瞧着发髻再无不当,遂将九翟冠临时取下,那大衫霞帔取来,奉侍阿殷层层穿上。
直至中午将尽,诸般封赏已定,永初帝先行回宫。
厅中只要阿殷和定王、曹长史及常荀四人,礼数未几,各自落座。
阿殷闻言甚喜。
那嬷嬷原是宫中女官,亦含笑道:“这九翟冠各府里的都差未几,由王妃戴着,却格外华贵。平常女儿家压不住这金银珠冠的贵气,王妃虽年青,戴着却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