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黄帝内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1章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2)[第2页/共3页]

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苍起木用而立,土乃眚,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暴热至,土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肉痛。火行于槁,流水不冰,蛰虫乃见。

故曰:补高低者,从之;治高低者,逆之。以地点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厚药;不堪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鄙人,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喘,呕,寒热,嚏,鼽,鼻窒,大暑风行,甚则疮疡燔灼,金烁石流。地乃燥清,凄沧数至,胁痛,善慨气,肃杀行,草木变。

岐伯曰:气候制之,气有所从也。

故曰:不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异化,此之谓也。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黑起,水变,埃冒云雨,胸中倒霉,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消,当当时,反腰月佳痛,动转不便也,厥逆。地乃藏阴,大寒且至,蛰虫早附,心下否痛。地裂冰坚,少腹痛,时害于食,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行水减也。

岐伯曰:高低之理,阵势使然也。高贵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天赋,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岐伯曰:寒热燥湿,分歧其化也。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黄今。厥阴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苍赤,其气专,其味正。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气热,其治甘咸,其谷黄今,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

坚成之纪,是谓收引。气候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收气繁布,化洽不终。其化成,其气削,其政肃,其令锐切,其动暴折疡,其德雾露萧瑟,其变肃杀残落,其谷稻黍,其畜鸡马,其果桃杏,其色白青丹,其味酸楚苦,其象秋,其经手太阴、 阳明,其脏肺肝,其虫介羽,其物壳络,其病喘喝,胸凭仰息。上征与正商同。其生齐,其病咳。政暴变则名木不荣,柔脆焦首,长气斯救,大火流,炎烁且至,蔓将槁,邪伤肺也。

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敷以言生化。此之谓也。

帝曰:病在中而不实不坚,且聚且散,何如?

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

帝曰:天不敷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厥阴司天,民风下临,脾气上从,而土且隆,黄起,水乃眚,土用革,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流行太虚,云物动摇,目转耳鸣。火纵其暴,地乃暑,大热消烁,赤沃下。蛰虫数见,流水不冰,其发机速。

帝曰: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何如?

帝曰:愿闻其道。

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分歧,其故何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