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嬿舞[第4页/共6页]
婉嫔亦打趣:“嘉贵妃难不成还说本身是新欢么?天然是最难忘的旧爱了。”
彼时皓月当空,湖上波光粼粼。有三五宫裳乐伎坐于湖上扁舟当中,或素手操琴,或朱唇启笛。笛声顺着温暖的轻风飘来,颀长有如山泉溪水,醇和好似玉露美酒,丝丝绵绵仿佛缠萦的轻烟柔波,在耳畔缭绕不断。湖边彩灯画带,悉数投影在微凉如绸的湖水中,让人仿似身处灿灿银河当中。
瑞穗儿道:“要紧却不要紧,只是这感冒缠绵未愈,愉妃娘娘到底心疼。另有……”
如懿低首笑道:“夙来歌赞西湖的词曲多是汉人所作,只这一首《仙吕·太常引》乃是女真人所写,且情词独到,毫不减色于他作。”
如懿心头一突,却笑得得体:“有皇额娘在,儿臣如何会辛苦呢?”
玉妍见天子笑意吟吟,目光只凝在舫中寻觅嬿婉的身影,也不觉有些讪讪。
玉妍媚眼横流,笑吟吟道:“皇上待我们姐妹,老是新欢旧爱都不孤负的。”
玉妍举起本技艺中的酒盏,抿嘴笑道:“旧瓶装新酒,本来是这个意义。”
太后笑吟吟道:“哀家承天子的孝心,才得六十天龄还能一睹江南风景。哀家晓得天子最爱苏堤春晓,可惜我们不能在杭州留到夏季,以是也难见曲院风荷美景了。只是哀家想,既然来了,荷叶都见着了,如何也得瞧一瞧荷花再走啊。”
此时合法三月时节,南地暖和,何曾见三月飘雪。但是,世人抬开端来,却公然见有细碎白点缓缓撒落,尽数落在了湖上,恍忽不清。
玉妍轻嗤一声道:“那可不一样!舒妃是满军旗贵族的出身,又得太后亲身保举,得了皇上多年宠嬖。令妃是汉军旗下五旗的出身,怎能和她比呢?”
待回到殿中,如懿便有些闷闷的。容珮支开了服侍的小宫女,亲身替如懿换了一件家常的深红绫暗花夔龙盘牡丹纹衬衣,拿玉轮番她悄悄摩挲动手背的经络。“皇后娘娘,今晚嘉贵妃的话是不入耳,但不入耳的话也有入耳的事理。按说令妃小主一向和翊坤宫来往密切,她若想多得些宠嬖,皇后娘娘也不会不成全了她。如何俄然有了如许自作主张的心机却不让我们晓得呢?奴婢倒觉得,嘉贵妃的心机有多深,我们到底是碰到过有些数的,但令妃小主的心机,倒是不知深浅的哪!”她想一想,“不过令妃小主再如何样,跳完了舞还是先把红梅奉给了娘娘,可见她还是顾忌娘娘的。有顾忌,就不怕她太特别。”
那女子的歌声虽不算有凤凰泣露之美,但隔着水波清韵,一咏三叹,格外入耳。更兼那琵琶声幽丽入骨,缠绵无尽,只感觉骨酥神迷,醉倒其间。直到有水鸟掠过湖面,又倏忽飞入茫茫夜气,才有人醒转过来,先击节赞美。
天子亦不觉赞叹,侧身向如懿道:“词应景,曲亦好,琵琶也相映成趣。这些也就罢了,只这曲子选得格外故意。”
庆朱紫依依望着天子,目中模糊有幽怨之色,道:“乾隆四年。”
玉妍犹安闲那儿絮絮,只见湖上景色一变,四艘青舫小舟遍盛鲜花围了过来,舫上一页页窗扇翻开,连起来竟是一幅幅西湖四时图。嬿婉曼步舞在那绸带之间,衣袂飘飘,仿佛凌波微步,跌宕生姿。最后轻妙一个旋身,往最末的舫上一靠,身姿纤柔,竟融进了西湖冬雪寒梅图中。
玉妍话音未落,已被湖上飞起的乌黑绸带吸引了目光。只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满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红色薄缦纱衫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巧起舞。她的衣衫上遍绣银线梅花,上面缀满银丝米珠,盈盈一动,便有无穷浅浅的银光流转,仿若星芒缭绕周身。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端倪如画,傲视生情,更兼大片月光轻泻如瀑,美女容色美好,如浸润星月光灿中,和顺甜软,人天涯可探。更有身后青衫乐姬相衬,几近要让人觉得身处蓬莱仙岛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