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第2页/共3页]
此人姓叶,号叫做两淮,是个不第举子,虽驰名流之称,何如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家中将他送入都城已是倾尽统统,再有力量供其在都城的吃住盘费。此人常日里便只靠在街上卖些书画,代写些文书度日。怎料,临到科考将近,故乡罹难,父母无觉得继,只好一起乞食进京投奔于他。
宫中众妃,见皇后有身,虽是各怀苦衷,也都来阿谀。便是谨妃,也常来看望,说些不咸不淡的吉利话语。萧清婉虽心中厌她,面上也少不得与她周旋一二。谨妃即使故意,但见坤宁宫中谨防死守,滴水不漏,一时也寻不到个动手的处所。这日子,下头虽是暗潮涌动,面上倒是非常安静。
这叶两淮倒是个有些心机的,晓得此事不管成与不成,这赵家只怕都饶不过本身,一出考场便即带着父母离了都城,远逃而去。赵氏听闻此事之时,只恨的连连顿足,却也不成何如。此时,他听得昔日老友已贵为都察院大吏,又奉旨查办此案,便带着一应证物进京出首。
此事干系朝廷威望、皇室颜面、科考公道,非同小可,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会审。大理寺卿张炳仁、都察院左侍御史李十洲并刑部尚书孙绍中,同审此案。先是都察院查访缉捕一并涉案人犯,这世上也就有如许巧的事儿。当时与赵文广代考的,竟是李十洲昔日的同窗。
谨妃在宫中收到动静,听闻哥哥与侄儿满门都被发配,气了个仰倒。她本已办理了,令兄嫂选了一面貌美艳,言行端庄女子,豢养家中,待本年大选之时,便假托是本身侄女儿,送进宫来。哪知这关头上,却出了如许的事儿,既悔恨可惜,又挂记兄嫂侄子远去安危,又光荣本身未被扳连,心中七上八下,坐卧不宁。文乐眼看主子如此,便欣喜道:“娘娘稍安,虽是赵大人遭祸,幸亏娘娘还是娘娘。只要娘娘能拢住圣心,大人与公子,就另有起复的一日。”
再说前朝,只两月不到的工夫,就出了好几桩事情。李十洲因得宰相萧鼎仁汲引,到得都察院补缺,任职左侍御史一职。他为人勤谨,又暗得人在后指导,自上任初始,便将都察院近几年来案件一一复查一遍。这不查不打紧,一查之下,竟有十几桩案件,不是有断无听的,便是酷刑逼供,有倚势凌人之嫌的,再不就是证据缺失,草率结案的。李十洲是个朴重之人,天然将其一一纠枉。合法此际,又有很多曾经都察院审理案件的人,跑到顺天府处喊冤。那顺天府尹,先道是这起刁民可爱,已是结结案子,怎可说翻就翻,且又时隔好久方才来报冤?然此人亦是个忠诚爱民之辈,并不肯滥施科罚,强行遣散,便将这些人叫到公堂之上,细细扣问,又细心揣测其人神态言语,方才发觉是确有冤情的,又恰逢李十洲正复查旧案,便将这些案子一一归纳,转呈至都察院。
事至此时,当真是牵出萝卜带出泥。刑部听闻这供述里,竟牵涉到一名尚书,两位国戚,不敢怠慢,仓猝上折报与天子。赢烈收了折子,天然怒不成遏,下旨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