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兜里有钱了[第2页/共3页]
因而,那一盒珠子她明天出门就带在了身上。
掌柜的手脚敏捷,很快就取了小张的银票,称了一小包碎银子,并一吊铜钱,当着吴茱儿的面过的秤。因为大头还是换了票子,只是兑了十两银钱,便只收取她三钱银子利钱。
这间宅子浅,通了一道门就是后院,没走几步就到了,却容不得她打退堂鼓。
“客长坐下稍等,这银票您先收好,待我称些碎银来。”他堆起笑容把那百两的银票又偿还到她手上,指着大厅里的坐位请去。
陈二更是镇静的脖子都红了,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念叨个甚么。
“小娘子明天但是找对门了,你道咱家太太为何忧愁?还不是家里事多,钱钞不敷使了。太太嫁奁里有间铺子,就在双凤桥边上,原是叫她娘家兄弟把守,成月里赔钱。前两日还听太太念叨,筹算将那铺子盘出去呢,没想到你就来了。”
宋氏没精打采地接了,翻开一看,里头约莫有十来颗蚌珠,小是小了些,幸亏个头圆润,色彩乌黑,确是不错。
掌柜的记了一笔账,瞄见两个下里巴人,并不在乎,随口问道:“干甚么的?”
吴茱儿脚下一顿,有些游移,她是上门来求人的,但是眼下典史太太表情不好,不必然理睬她。
吴茱儿和陈二等待在一旁,等掌柜的将银锭子收进柜台前面,这才凑上前去。
吴茱儿扯出一张笑容,只字未提她家中祸事。
吴茱儿恍然大悟,难怪宋氏承诺的利落。
吴茱儿筹办了一箩筐的阿谀话没说出口,就见宋氏承诺了,稀里胡涂隧道了谢,叫婆子送她出去。
吴茱儿摆摆手,内疚道:“太太看得上眼就好,不必补银子给我。倒是我这里有一桩事,想请太太帮帮手。”
婆子点点头,一面将她领进门里,一面小声对她道:“你来的不刚巧,太太明天早上才发了一通脾气,晌饭都没吃呢。”
两文钱一个泥泥叫,鱼叫子、鸟叫子、猫叫子样样都有。十文钱转一次糖人儿,运气好的能转到大龙大凤凰。二十文钱一只布老虎,红绒头花面庞儿。另有纸鸢、绢花儿、香包、彩绳......
大晌午,钱庄里头人未几,专门有位武馆请来的拳脚徒弟坐大堂,威风凛冽挎着腰刀,宵小不敢猖獗。
吴茱儿悄悄咂舌。茅山书院她当然晓得,那是句容最驰名的地界,从那道门里出来的读书人,走在路上都比别人高出一头。难怪人家气势呢,这读书花的银子,都够铸小我了。合着人家读的不是书,是银票呢!
句容县虽比不上江宁一带繁华,但是江南水乡之地,即便没有宫宇殿阁之都丽堂皇,却有小桥流水之清爽开朗。一场蒙蒙细雨过后,走过垂杨搔柳的桥头,脚踩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望着四周山明水秀,再多的忧愁烦恼都抛在脑背面了。
那门上的婆子向来多嘴多舌,刚才就在门外偷听,见到吴茱儿一脑袋雾水,瞅瞅四下无人,就拉了她到大门背面说话。
吴茱儿眼看如此,并没焦急,而是将零琐细碎都交到陈二手上,又把那装着铜钱的褡裢给他,对他说:
走过几条街,吴茱儿和陈二手上提着连续串儿,拢共花不到一两银子,却比赚了十两银子还要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