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薛家来袭[第2页/共3页]
至于府试、院试、乡试等,既无女子过了县试,又如何去考?
薛阿姨支吾道:“蟠儿还小,还能教……”
只是经此一事,薛家在金陵大不如前了。
又有官员上书言,首开女科举,既无先例可循,又有诸多不便之处。
王子腾目睹薛阿姨要辩驳,厉声道:“这么些年,常常妹夫要管束蟠儿你便拦着。你看看,你宠出个甚么东西!”
谁知现在竟擢了九省统制,奉旨查边。不但升了官,还是个要职!更是个能攒资格得功绩的好位置!
宝钗忙说道:“妈妈便带我去吧!”
再者,旨意不过才下发了一年,女子中学问足以招考的,想来也不过寥寥数人。应多是生于富庶人家,起初便曾读过书的。
思来想去,也只得安抚薛阿姨道:“这位安国公是个真脾气。她若要与你们计算,早在金陵便下死手了,不会比及现在。你进京后便放心住我那儿便是。你若不放心,上门去赔个礼也是使得的。”
本来便能读得起书,现在又能允家中女子科举的人家,即便不在京中,想来也不会在乎这些个川资。
本来薛家在金陵,便是靠着昔日金陵四大师的颜面,靠着贾家与甄家的亲厚,算是凭借着甄家的。
有一人,听得了开女科举的准信,又见第一场县试的日子也定了下来,立即去寻了母亲。
又问道:“娘舅可知那位林家蜜斯平日喜好些甚么?我也好筹办一下。”
目睹薛阿姨有些心动,王子腾抛下最后一句话。
又劝道:“哥哥原不过是买个丫环,也是叫那拐子骗了,问起罪恶来半点儿都连累不到。虽说家门不幸出了几个恶主子,也是哥哥年纪轻识人不清的原因。”
又不比男人,读书晋身科举入仕早已流行百年,多有倾一族之力供一人读书的。
黛玉点了点头:“黛玉省的。爹爹便是极有策画的,黛玉要像爹爹一样。”
“我的儿,你也感觉我们在金陵呆不下去了?”
现在既有了能靠着自个儿的本领,直上青云的门路,她怎能放弃?
“你且想想,如有一日宝钗考了进士做了官,有一日也有了安国公那样的威风,你可不就是太夫人了?”
宝钗猛的昂首,直视王子腾道:“我想去考科举!哥哥不爱读书,想来功名上是有望了。宝钗却不成眼瞧着薛家落败。我愿凭科举入仕,撑起薛家!”
听了宝钗这一番话,倒也感觉非常有理。
正所谓,好风仰仗力,送我上青云。
紫薇舍人先人,薛王氏携后代明日午厥后访。
“这薛家原是紫薇舍人后嗣,如当代袭着皇商一职。他家夫人原是你二舅母的娘家mm,也就是你琏二嫂嫂的阿姨。”
宝钗想了想道:“最起码,上门拜访不成着大红。”
那日甄英莲一案了了,便又开审薛、冯二人相殴一事。
也是幸亏冯渊只受些皮肉之苦,并无大碍,不然薛蟠也不会这么轻易脱身。
要晓得,这九省都检点的位子,现在可还空缺着呢……
便派人去告诉薛蟠一声,一家子清算起来筹办上京。
成心交好林家,又晓得要依着别人的爱好先做些筹办,是个懂事的。
王子腾看着自家mm,叹了口气。
“他家有一儿一女。宗子薛蟠,不提也罢。长女薛宝钗,倒是个很有些能为的。小小年纪劝着母亲管着兄长,这才勉强将薛家的买卖支撑了下来。”
又嗫嚅着开口道:“听闻荣国府姑爷林大人原是探花出身,我想借着要去考女科举的名义,同林家蜜斯议论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