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页/共4页]
本来此事还要从那些被羁押的拐子们提及,上个月初,浩繁拐子皆已在午门斩首,京中浩繁百姓围观,只觉大快民气,过先大家奖饰,皆云圣上仁德,另有诸多百姓对着宫门长跪不起,不免轰动了长康帝。
而贾家则是做着两手筹算,明面上凭借太子,若太子即位,元春便送与太子,将来如果太子失势,便助十皇子即位,将元春许与十皇子,如果元春能生下皇子,乃至更进一步,便可保贾家百年繁华。
林如海自前次拐卖案一案后一向在暗中重视甄家,对甄家暗中的行动已经有所体味,不过是图的阿谁位子,暗叹甄家被繁华迷了眼,也不想想,十皇子毕竟年幼,只凭天子的宠嬖那里争得过他那些成年的哥哥们。
正巧贾府要给甄家送贺礼,贾母便仓猝修书一封,交于赖大师的带了过来。
想起本日让人探听到的动静,贾敏心中愈发愤怒,抱怨道:“平常我也传闻宝玉性子恶劣,最喜在内帷斯混,我还当只她们夸大其词,谁知本日我让张妈妈去探听了一会儿,传闻宝玉现在都四岁了,言语倒是聪明非常,只是性子古怪得很,起居饮食一概得要年青貌美的丫头们奉侍,还说些甚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小小年纪便如此不学好,难怪二哥说他将来必是酒色之徒。不止如此,竟有爱红的弊端,喜好上吃女人家嘴上的胭脂,的确是荒唐,母亲也不管一管,还逢人便说宝玉命格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便是不以家世论,如果宝玉有出息的话倒还好说,但三岁看老,宝玉现在便是这般性子,贾母又一味宠嬖,将来恐怕难成大器,况王氏与贾敏夙来不睦,将来如何能善待黛玉,贾母毕竟年龄已高,又能护着黛玉几年?到时候还不是要在王氏部下度日,是以便是宝玉再好,贾敏也不会让女儿去受她磋磨。
幸而小选是来岁春季才开端,时候上倒还非常余裕。贾敏心中稍定,只但愿本身说的话母亲与哥哥能听得出来。
贾敏越想越怒,恼道:“真不知母亲与二哥是如何想的,竟然有了这个想头,我也晓得他们打的甚么主张,不过是想着把元春送到太子宫中去,将来太子即位元春也能有个名分,殊不知那宫中的人哪个是好相与的?一不谨慎命都没了,便是熬出了头,今后骨肉分离,又有甚么趣儿?”
第二日一早,贾敏把信细心封好,交给了寒梅,让她给赖大师的送去,给贾赦的信则是交给了本身的奶兄吴安,叮嘱他必然要亲手交到贾赦手中,吴安不敢怠慢,吃过早餐便仓猝上路了。
女史虽说比上面的宫女略好些,毕竟还是是服侍人的下人,堂堂国公府的令媛,送进宫去当下人,官吏之家哪有这般行事的?实在让人笑话。
贾敏在给贾母的信中婉拒了亲上加亲的发起,只说黛玉年纪尚小,他们伉俪并未筹算过早给她订婚,又劝说贾母撤销送元春动机,尽早给她找个好人家等等。
太子乃是元后嫡子,是天子一手教养长大的,不说现在太子职位安定,就是太子失势,也轮不到十皇子,甄家之势实在太盛,江南宦海几近都被甄家掌控,如果十皇子继位,届时外戚势大,甄家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这天下事姓李还是姓甄都不好说了,这是天子毫不肯意看到的,因此除非今后十皇子逼宫,不然皇位绝对落不到他头上。
林如海对贾敏摇了点头,说道:“岳母虽是一番美意,但玉儿年纪还小,议亲之事为时过早,今后等玉儿及笄了再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