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2)[第3页/共4页]
本来王夫人经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因而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款项蟒靠背,石青款项蟒引枕,秋香色款项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上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他陈列,自不必细说。
上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亲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黛玉只带了两小我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本身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环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环。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环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内里大床上。
本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宠嬖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极力尽忠之人,素喜袭民气肠纯良,克失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改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要一个贾母;现在奉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要一个宝玉。只因宝玉脾气古怪,常通例谏宝玉,心中实在愁闷。
繁华不知乐业,贫困难耐苦楚。不幸孤负好光阴,于国于家有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一语未了,只听内里一阵脚步响,丫环出去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迷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到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环话未报完,已出去了一名年青的公子: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本房内的丫环忙捧上茶来。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环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分歧。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环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女人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因而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因而,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侯,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非常谦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用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中间丫环固执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服侍之媳妇丫环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