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惨绿少年(2)[第2页/共3页]
定权毕竟沉吟不语,许昌平又道:“陛下日前之举,在殿下看来,固有藏弓之嫌。只是陛下圣心,却也需求殿下体察。陛下平素最忌,便是殿下在朝结党,李氏一狱,非论殿下有多少苦处,不管陛下事前察与不察,罗织之周到,手腕之凌厉,凡举君父尚在,臣子便为此状,为人君者怎能不心惊?朝事纷争,谁能包管今后再无近似情事?长此以来,父子间芥蒂不免愈演愈深,初为疥廯,终成疮痈,乃至于腹心。此次重整詹府之事,一为诫殿下,一为告世人,这且休论。只是殿下今后对待陛下和臣下当有的态度,还请殿下沉思。臣进奉殿下八字,‘不胶不离,不黏不脱’,这是殿下御臣下当有的态度;‘和顺和顺,尽善尽美’,这是殿下事陛下当有的态度。”
见定权沉了脸,又嘲笑一声道:“臣知殿下心内不豫,以臣易地臣亦不豫,但请殿下听臣把话讲完。陛下为父,则殿下子逆父为不孝;陛下为君,则殿下臣逆君为不忠。殿下今后得承大统,万里同风,史笔捏在殿动手中,这毕竟不详确枝末节。但现在江山还是陛下的,殿下就不怕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扣下来,辱身生前不说,百世以后,那个还能得知当日之情?谁还会知殿下亦有勉强,知天心亦有不明?”
定权笑道:“这是一层意义本宫是问,主簿所求何?”
他迄今不肯松口多吐一字,许昌平只得感喟道:“现在情势,将军在外,殿下留京,陛下欲以殿下束将军;而将军欲以殿下抗陛下,殿下身处其间,死力调停之余又要运营自保,风波险恶,行路艰巨,可想而知。李狱以后的祸事固为远虑,如剑悬顶,涉及将来。而李氏齐藩之祸却属近忧,如剑指喉,危及眼下。殿下先谋保全,再图将来,策划贤明,见地长远,岂是臣能够全然明白的?”
定权目视远方,很久方抬手道:“主簿起来发言。”
许昌平亦点头,道:“陛下信否,决于陛下。殿下为否,决于殿下。臣说的本就不是一事。殿下尽力至此,此中艰巨辛苦,臣不敢思且不忍思,若因为这点面子上的事情给了别人话柄,则臣深为殿下不直。”
许昌平一笑道:“此等国度大事,便非臣一芝员芥吏所能置喙的了。或者殿下操心补救,即便不能做到无益于陛下又无益于殿下,或能做到有害于陛下亦有害于殿下,于陛下处免生很多枝节不说,则李氏一事,说句贩子铜臭之语,到底得利多些的还是殿下。”
定权嘲笑道:“主簿何乃太谦。只是若依主簿所说,这局中人此后又当如何自处?”
走到定权面前,止住脚步,又道:“又比方本朝轨制,太祖建立,东朝宫臣,上有詹府,下辖两坊一局,员属皆由朝臣兼领,职事相通。圣虑长远,所为者,不过系宫臣朝臣为一体,不至使东宫班贰另成体系。陛下明知吏书大报酬帝师弟子,又有交游之嫌于旧贵,何故竟使吏书为詹府魁首长达四载,至今方予闭幕裁撤,而使昌平长辈小子,登堂入室,始有机遇奉养青宫。这其间的深意,也是臣展转反侧,揣摩不得的。”
许昌平道:“臣朽木驽马,不堪承重驾远。所幸者不过职事便当,位近前星,若可效犬马奔走之劳,则臣或可堪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