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11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8)[第3页/共3页]

有位家长向我咨询,她的孩子只要5岁,表示出的题目是非常怯懦,并且很自大。比如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孩子唯唯诺诺,从不会主动表示,只会仿照别人,看别人如何她就如何。家长让她学习写字,她老是写一个字就昂首看看家长,只要等到家长说这字写对了,才敢再往下写。别的事情上也是如许,仿佛只要获得别人的必定才放心。通过扣问我体味到,她是个极其卖力的家长,在孩子出世前,一向很鄙夷那些放纵或宠嬖孩子的人,下决计当真教诲孩子。为塑造孩子的杰出行动,她对孩子停止了经心的办理。比如孩子方才会说话,就开端要求孩子有“规矩用语”,哪怕是妈妈给擦了一下鼻涕,也必须说感谢,如果孩子哪次忘了说,就会攻讦孩子“如何又没规矩了,别人给你做了事,要记得说感谢”。这位妈妈常常给孩子讲“事不过三”的事理,让孩子晓得有弊端必须当即改正,不然就会遭到奖惩。

那些真正幸运欢愉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在的孩子。他在糊口中获得了尊敬,以是他学会了尊敬,尊敬别人,也尊敬本身;他在糊口中体味了宽大,他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气度局促;他在糊口中很少遭到干与,以是他回绝干与,不要别人干与,也不去干与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本身的力量,不被坏风俗把持,有力量挑选安康的东西。

宽大是这个天下的光滑剂,世上有多少痛苦和悲剧是不宽大形成的。而一小我不宽大脾气的构成,很能够就是从婴孩期间的一些小事上开端的。

第二,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敷好。只要没有生命和安康伤害,第二不破坏别人的好处――即在“品德”和“安然”的底线上,家长都能够罢休,都能够给孩子自主空间。

第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摆布,不要强行让孩子接管任何他不肯意接管的事情。比如用饭,比如问叔叔阿姨好等。

很多人担忧如许是在“宠嬖”孩子,或是放纵孩子,这是因为他们错把自在了解为放纵,这类曲解让很多西席和家长在弊端教诲的路上走得很远。笔墨常常会误导人,“爱”和“宠嬖”大要看来有共同要素,究竟上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整相反的两种东西。“爱”必然包含着自在,而所谓“宠嬖”,则是披着爱的外套的“过分管束”――过分管束的解缆点能够是爱,但成果是走到了爱的背面,是反“爱”的行动――在这个题目上,恶果现在有目共睹,启事却一向被弊端归纳。

[11]陶行知,《陶行知教诲文集》,四川教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98页。

[3]李开复,《做最好的本身》,群众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57页。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诲》,王承绪译,群众教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33页。

[12](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任务 人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1版,21页。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