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董卓当政[第2页/共3页]
初时袁氏欲要行废立天子之事,乃是为了摸索朝中人的反应与虔诚度。此时大权在握,而刘辨又暗弱易制,袁绍如何肯同意,提出要去叨教太傅袁隗再说。
袁绍见袁隗同意了董卓的发起,顿时大感绝望。以为叔父袁隗乃是让袁氏从把持朝堂,到被董卓一人所制的袁氏大罪人,是以起了另起炉灶之心,当夜便弃官流亡至冀州勃海郡。
在两番强行攻寨以后,五万骑军死伤愈重,就连其他的步兵雄师前来互助,也攻不破韩易军寨的半分,反而死伤过万。因见韩易一军始终不出,仿佛威胁不大,终究只得撤退而走。
但是此时的董卓雄师已然根基到来,雒阳城表里十数万雄师尽皆归属董卓,董卓那边另有昔日的子虚忍耐之心,闻言立时大怒道:“竖子!现在天下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倒霉乎!”
决定已下,雄师连夜起营向北部撤退。西园军间隔孟津港有六十余里,刚好是一日的间隔。等韩易一军行至孟津港时,并州军已过黄河近半了。
韩易骑上顿时好一阵失神,丁原死了?哼,死得好!对韩易来讲,这吕布之叛既在料想以外,也在料想当中,只是没想到他会行此暴烈之举。这对他今后的名声,极其倒霉。今后他对董卓虔诚还好,如果不忠……
又三今后,五万西凉羌骑带着西北寒咧砭骨的绝世凶气,直扑雒阳城而来。羌骑所到之处,大家噤若寒蝉,就连袁氏一族,都有些暗自不妙之感。
袁隗此时已然晓得,袁氏欲要把持朝堂的设法已然幻灭,有董卓在京,这朝权只能是双雄并立了。为了持续袁氏一族在朝中的职位,只得同意了董卓的定见,筹办行废立之举。
终究韩易决定先撤至孟津港再说,观雒阳的后续景象,再作筹算不迟。
倒是上军的四千人固然向来没有出战过,但专意练习一种兵械,倒是非常的谙练,能够一用。韩易因而令下军、典军两校专为上军打动手,搬运箭矢。又让四千并州州兵熟谙强弩的用法,筹办弥补大黄弩射速过慢的缺点。
董卓久经疆场,也算是悍将了,但雒阳兵动手才不过两、三日时候,又能窜改得了甚么?如果他的数万西凉羌骑不亲至,即便兵马再众,韩易也毫不害怕。
韩易心内杀意腾腾,见此景象也不由莫名其妙。只得迎上那较少的军队,筹办扣问环境。
颠末西河之战后,韩易对于用强弩保卫营寨非常有信心,董卓再是兵多,又奈已何?何况韩易总算是看破了雒阳城的各支军队了,在各个无能之将手中早成怯军,底子没有野战的能够。唯有西凉左将军皇甫嵩手中的十万雒阳兵,才是真正的精锐敢战之士。
穆顺厉叫道:“韩将军,您是主公的义婿,岳丈被贼人所杀,您有才气却为何不报此血仇?”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恶,将其夺职,迁入永安宫。
韩易见皆是州军的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军官,却不见丁原的身影,心中愈是生疑。只见最早奔出的穆顺翻身上马,拜倒在韩易的身前,大哭道:“韩将军,吕布贼子意欲投奔董卓奸贼,于深夜当中行刺做乱。小人粗心保护不周,让主公被吕布贼子殛毙了。”
八月三旬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旧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即正法。满朝文武只要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厥后董卓还想寻觅机遇殛毙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止,卢植也弃官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