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董卓当政[第1页/共3页]
韩易见皆是州军的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军官,却不见丁原的身影,心中愈是生疑。只见最早奔出的穆顺翻身上马,拜倒在韩易的身前,大哭道:“韩将军,吕布贼子意欲投奔董卓奸贼,于深夜当中行刺做乱。小人粗心保护不周,让主公被吕布贼子殛毙了。”
袁绍见袁隗同意了董卓的发起,顿时大感绝望。以为叔父袁隗乃是让袁氏从把持朝堂,到被董卓一人所制的袁氏大罪人,是以起了另起炉灶之心,当夜便弃官流亡至冀州勃海郡。
本来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四司马一军候,发起挟裹剩下的并州军觉得已用。但韩易思及并州地处边疆,兵马早就被抽调了一空,如果挟裹了他们,只怕鲜卑雄师来犯时会无兵抵抗,因而放过了他们。等并州军全数撤退以后,已是第二日凌晨了。
成齐出马厉声喝骂道:“雒阳的十数万雄师此时尽在董卓之手,我家仆人与董卓有仇,焉能不防。吕布已逃入北军大寨,此时若攻打吕布,不说北军会如何,就是董卓乘机来袭,也是一件好事。莫非你要我军冒着全军淹没的伤害,来为丁公报仇么?”
穆顺连连叩首,叫道:“韩将军,您此时有一万五千雄师在手,还望你能杀了吕布,为主公报仇啊。”
袁绍心中虽惧,然面上却强自反讥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董卓数次以马队上马攻营,都被韩易分批次射击的弩矢射退,死伤了千余人,也没能靠近韩易大营半步,反惹得雒阳军对董卓大是不满。董卓无法,只得停息攻寨,等待自已的西凉羌骑到来。
李封上前来禀告说道:“韩将军,丁刺史身故,并州军各郡郡兵全数要返回并州,丁刺史征白波时的一万北军,与投奔吕布的郝萌,曹性、魏续、侯成、宋宪五将共二千余人向北军挨近,我等只要四千五百人前来投奔韩将军。”
公然,次日董卓就表示袁隗,自已于比来的功绩颇大,欲为三公。袁隗为了安抚住董卓,因而令人奏议朝廷夺职有为的司空刘弘,又派出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当日,已经看破袁隗真假的董卓,便就聘请袁绍到显阳苑中商讨废立之事。
回到营寨,韩易与众将坐于大帐当中商讨军事。此时雒阳城的环境对已倒霉,已军此时虽有二万五千人,但内无帮手,西河救兵又远,更兼有随时断粮之忧。众将的定见都是先撤回西河再说。
敌众我寡,穆顺听后,也只得嚎啕大哭罢了。
但是袁氏以为雒阳大局在握,忙不及的想撤除雒阳的最后一支异军,强令众军攻寨。董卓故作无法状,服从袁氏之令而行,反在暗中卖好过雒阳各军将。雒阳各军将更对袁氏心生不满了。
说陈留王刘协乃是董太后扶养长大,号为“董侯”。董卓自以为与董太皇太后本家,加上刘协比天子刘辨要更加的聪明有胆略,又是孝灵天子生前所欲立者,因而但愿刘协能当上天子。
西河甲士人有马,十数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只见北军大营中暄哗四起,倒是慌而稳定。而另一面的并州军大营之军,却分做三部,一部少的直向韩易军奔来,一部中间的向北军大营挨近,最后一部大的却向北方撤去。
只是新投的万余西园军却对韩易一军撤往西河郡心有不肯,他们多数是关东人氏,西河已到南匈奴境,对于他们来讲,绝对是个陌生艰苦的处所。真若撤往西河,只怕大部都要逃散了。
倒是上军的四千人固然向来没有出战过,但专意练习一种兵械,倒是非常的谙练,能够一用。韩易因而令下军、典军两校专为上军打动手,搬运箭矢。又让四千并州州兵熟谙强弩的用法,筹办弥补大黄弩射速过慢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