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沉浮记》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召陵之议[第2页/共3页]

各族族长又惊又疑,不想朱、邱两家竟有如此大的派头。朱氏传闻是先秦时的陶朱以后,不过想来多为装点已身的虚言。邱氏是汉中南郑出身的马商,在两世前才定居召陵的。这两家都是本地的巨富商贾,两家的产业合在一起,怕是不下亿万钱。能让两家倾家而为的,那三个前提只怕不易。

杜会一凛,笑道:“哈哈,县君过虑了,杜某只是以为朱、邱两家的嫡子过分年幼,固然勇武不凡,却不成为主将,并非是为我杜氏争得这主将一职。”

各族族长相视强笑了一下,有人说道:“商贾向为贱籍,每逢战乱商贾与犯法官吏、赘婿、亡人、佣奴皆是服劳役或守戍的工具。他们能主动的送钱资粮也是应有之举嘛。”

龚彰睁目拍案喝骂道:“国度只是临时有乱,你等就迫不急待的四周修建坞堡,筹办安渡乱世之想,真是岂有此理,你们真的是大逆不道之及。”

各族族长又是一顿商谈,既为豪族,没有地盘如何能成,地盘就是豪族的身份意味。如果家中再有人能成为一郡太守这等食二千石的高官,那便能够称得上士族了。欲求地盘,这也算是应有之意。

见各族族长还是低头不肯答话,龚彰不由怒道:“好,既然如此,本官也不管了,除了县城的防护以外,县中的其他各处乡、镇、村、闾、里全数弃之不管。任由黄巾蛾贼残虐也罢。”

但是承平道于汝南的信众颇多,几达一呼百应之态,每县都稀有千之众。固然目标不一,但也非常难剿,在数座县城被突破以后,逐步会聚成数股较大的贼群,多数堆积在汝南郡的西部与北部,已占汝南郡的半壁江山。

龚彰微微点头,却又当真的说道:“杜族长的意义,本官明白。杜氏是本县独一士族,想要包管本身在县中的权势,欲要争得义勇兵卒之军权,本官也能了解。但是有些话,本官念及与令儿杜节相处镇静,以是不得不预先提示杜族长一二。你杜氏长年占着县中的功曹之职,如果再得义勇兵卒主将之职,哼哼,这权势倒是有些过犹不及了。本官于召陵长之职,再过半年时候便已到期,将要调往他处,倒还无所谓。但新至的召陵长如果以为你杜氏的权势过大,杜族长你以为这对你杜氏无益么?。”

龚彰初来汝南召陵到差便就晓得了,汝南与其他地处中原的郡县豪族士族,对与乱世的嗅觉极其灵敏,十之七八的人都能够感受出汉室天下这是要堕入大乱的节拍。

龚彰说道:“第一,他们两家倾尽家资后,县中官府与你们各家不得再视他们为商贾,要对他们划一对待,一样视作豪族。”

龚彰不悦的说道:“他们两家能倾家募兵保卫本县,本官天然要重赏他们,你杜氏一铢钱不出,却想要义勇兵卒主将之位,天下哪有这般等闲之事。”

龚彰又道:“第二,他们两家各要县中的两千亩地,以作后代子孙的传家之业,需求从你们二十余产业中拿出。”

杜会游移的问道:“我等各族实在没有多余的赋税,不知县君可有他法代替?”

各族族长呐呐不敢言,杜会摸索的说道:“这个,县君,召陵不是另有两家人嘛,他们两家人丁希少,又安居于县城当中,用不着修建坞堡,想来家中另有很多的赋税吧。”

龚彰坐于县衙中堂,方一提及助钱助粮之事,二十余位豪族、士族的族长立时鸦鹊无声,浑没了刚入县衙时的热络与客气,一个个的闭目养神,稳坐垂钓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