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受阻于敌[第1页/共2页]
第三日,乐平、聊城、博平三县县长各引五千民壮前来,韩易令高览、李封领兵一万攻敌之东寨,令徐晃、薜兰领兵一万攻敌之西寨,自领兵一万五千人直取张颌之主寨。张颌瞥见韩军俄然升起的韩字帅旗,不由吃了一惊,亲领三千兵马出寨探视。
韩易从其言,令太史慈领韩浩、文稷等一万胡骑转攻平原的袁谭。留智囊祭酒杨理等领兵守寨,自秘领徐晃的五千军前去甘陵声援高览。
再请袁术、刘表攻韩易之南,又令间细教唆兖豫世族反叛。而徐州吕布又因张杨之事而心生肮脏,久后中原必乱。如是数次,韩易军疲,粮草困乏,而邺城的朝庭更加安定。再号令天下共讨韩易,其必败也。袁绍深觉得然,据险而守,只是对峙不战。
大战从凌晨战到傍晚,除了最开端的战果以外,一日之间毫无停顿。而结果则是韩军死伤了5、六千人,民壮也死伤了上千。
“无有必救,却有需救之处。”刘晔拜道:“袁绍权势非小,本非一战可竟全功者。此时袁军皆在元城,他处必定空虚。不如派轻骑转攻平原、清河,安平、河间、巨鹿、中山等郡国。先削其枝干,断其羽翼。令冀州烽火四起,民气惶惑,军心大泄,再一战击灭袁绍。”
韩易说道:“攻取堡垒与城池,哪有必胜的破敌之法,唯有围困与强攻二途罢了。我既率兵北上,在兵力上并不比袁绍多,但总要与袁军一战,一较高低才行。然袁绍据河而守,我求战不能,唯有转来清河战张颌了。”
黎阳港被毁,北岸又有重兵扼守,不便渡河。幸亏睢阳渠已经修好,韩易因而领军转道仓亭渡河。有东阳武的高览所部护佑,河南的八万雄师安然的度过黄河。韩易领兵直进,欲寻白沟对岸的袁绍军大战,高览复夺所失的东郡七城。
时韩易有军十万,袁绍有军九万,两边可谓势均力敌。韩易令周戈、邓当万人绕道顿丘攻繁阳、内黄、黎阳,有袁军大将韩荣前去阻截。韩易又令高览领兵三万绕道转攻清河,又有张颌领兵阻截。而袁绍又引兵于西岸不战,韩易欲渡白沟不能,一时之间竟然相峙了起来。
高览迎住韩易拜道:“张颌勇猛,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非我一人所能败也。主公来得恰好,肯请主公批示雄师破敌。”
自车腊身后,黎阳雄师退归河南,曹操又领兵与张颌合攻高览。高览不敌,东郡于河北的八城只余东阳武一城了。所幸曹操被袁绍调离,方才将将守住了东阳武。
韩易问道:“势弱之时当善用奇兵,势强之时当善用正兵。现在我与袁绍势钧力敌,恰好可用奇兵。只是袁绍的本据在邺,其他那边是袁绍的必救之处?”
韩易计算了好久,方问道:“甘陵之西但是界桥?”
公孙瓒曾于初平四年擒获原幽州牧刘虞,在韩易、公孙越的劝说下,曾囚禁了刘虞达两年之久,是以幽州逐步归服于公孙瓒治下。然终在袁绍任命其为骠骑将军、幽州牧时,公孙瓒自发刘虞已无用处,因而将之斩杀。
高览喜道:“主公莫非有破敌之法?”
韩易估摸张颌中军数寨最多只要7、八千人马,当即唤出民壮担土填壕,士卒举盾冒箭雨摧毁鹿角,韩易又上马亲领王当部的精兵攻寨。但是张颌戍守若定,沉寂的批示漫衍。虽以少敌多,但还是死死的将韩易反对在外。
袁、韩两军于白沟对峙,各自一字排开数十里,相峙好久,韩易不耐,令刘辟领兵乘夜于上游渡河,被伏埋的袁将张旭所破。在钟绅、何仪的救济下,死伤大半而还。韩易又令王忠领精兵五千强渡白沟,袁绍令部将慕容平领数千强弩手隔河乱射,死伤上千,也不能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