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沉浮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腾龙卧虎[第1页/共3页]

韩易点头叹道:“张杨无甚主意,死了虽让我宛惜,倒还无妨。只是他的死,却会让与之相善的徐州牧吕布思疑于我,而后,徐州只怕又将成为不安宁的身分了。”

八月,暗藏常山十二年之久的付薪,终究一展獠牙,一战击破眭固与前来就任并州刺史的袁绍之甥高干,斩眭固于广武,高干领军退于上党。

本将于八月起兵攻打九江的吕布,听闻张杨之死,顿时大怒,召回领兵二万助攻青州的高顺、张辽二将,就欲转攻韩易。此时却接到韩易的一封手札,上书道:“并州之事,非我所为,我问心无愧。”

徐州的吕布闻知车腊之死,也晓得车腊在韩军当中的职位,因而派部下许汜、秦宜禄前来记念。许汜问道:“韩征东,我家主公扣问,河北战事甚重,为何您却将太史慈、李通、王忠、赵稚长等二万人置于沛鲁之地?不调至他处?”

恰在此时,有长安的汪洋来使哀告,说闻知杀父之仇敌张飞与刘备在青州,但愿能至泰山一线与其对敌。韩易久思之下,只得同意二人之请,令余化前去长安坐镇,令汪洋转调泰山,让车腊离军为父丁忧。

张燕非常悔怨,却又不肯伏输,再次集雄师与麴义大战,却被麴义连战连胜,夺走了南部大半常山国去。张燕无颜救济并州的付薪,只得向幽州的公孙瓒求援。

成章拜道:“如此,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章拜见明远兄长。”

经此一过后,韩易才觉方面之将太缺,若想一统天下,只怕力有不及之处。因而又细细的考量麾下的年青诸将,以为魏延、郝昭、吕岱、牛金、徐盛、丁奉、潘璋等七人可有大用。

韩易得书后非常难堪,麾下诸将各有任命,那里另有大将可替代车靖之职。陈到、李通、高达过分稚嫩,新降的徐晃资格又浅,不能服众。独一可托又有资格的只要余化,可其又只善于奔袭突击之法,不太善于阵地而战。

本来,张杨惧于天子之令,对韩易成心疏离,特别是在车腊阵亡以后,更上书恭贺朝庭。此举却触怒了向与韩易相善的大将杨丑,杨丑外结西河的留守大将吕旷,内诛张杨于阴馆。

气候严热,车腊已然早早的运回南岸,葬于延津之畔。韩易因而亲到黄河边上,祭奠车腊的亡灵。而车腊之子车靖,此时正在泰山与刘备雄师对阵,不能抽身,唯有遥遥祭奠。只是父丧之事,毕竟让一贯沉冷的车靖失了心智,被刘备连胜数场。车腊只得上书韩易,要求为亡父丁忧。

韩易大喜,问道:“表兄意欲助我安定天下否?”

韩易叹道:“张杨为人忠义重情,上书恭贺邺城的朝庭,也只是在大要上与我撇开干系,暗中却毫不相背。杨丑性急,何故行此恶事,反让别人狐疑我为人不义邪?”

韩易大笑道:“我与奉先乃兄弟也,现在更有后代之亲。我儿朱偃尚在徐州奉先处未归,可说不异于质子,我如何会有防备奉先之心?”

“甚么?”韩易大惊。

韩易问道:“不知表兄的确切设法如何?”

袁绍大惊,急令曹操引兵前去援助,并遣使至常山国诱召张燕。张燕斩杀袁使,出兵巨鹿与麴义大战。不想张燕军大败,反被麴义侵入了常山国中。

不想时有袁绍的密使董昭,使睦固诛杀杨丑为张杨报仇,历数韩易假借杨丑之手杀死张杨之罪,调拨并州军投降袁绍一事。因为此事在之前并未奉告韩易晓得,雁门间隔汝南又远,是以韩易竟然毫不知情。

成章游移道:“长存大兄欲与张燕两分,退出常山。”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