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纱窗日落渐黄昏(2)[第2页/共3页]
长门冷宫,又是一宵月中天。
两人皆是窦太后孙辈,数起这遭心头病来,很有共应。姊妹二人话着苦衷,愈说愈伤感,竟捧辅弼哭……
阿娇忙扶她起来:“是表姐猜想不全,难堪阿沅了!”
“陛下御行――幸――长乐宫!”
窦沅伏地,长跪:“阿沅万死,必以螳臂之力为表姐纳命!当朝以孝谨治天下,天子孝心动人,长乐宫于尊,天子与表姐皆为孙,现在老太后抱恙,断无不肯教表姐谒见之理!”
是夜东朝长乐宫,梨花满地。俱无扫庭人。
冕冠十二旒于额前簌簌有声,皆是玉石撞击;他一手虚扶小腹,玄色冕服绣九条金龙,金丝线,玄色底,一团严肃,龙首正悬于小腹上方,十二章纹分辟于冕服,功包三皇五帝,好一番气度!伟哉帝王!
天子已经下了御辇,玄色冕服拖曳在地,两阶宫人提璃花宫灯,陪侍在侧,那精美宫灯里透出的亮光,映的年青的宫人脸庞似娇花,粉妆玉雕似的敬爱。
她拖长裙曳地,膝席,叩首大拜,是为尊礼。
窦太后宫中婢子年青貌美者多少,长年居长乐宫奉侍太后,鲜少能见天颜,那些年青貌美的女孩子本应于老太后祜下,好生过日子,不该想肇事端;然皆因平阳公主府中歌姬卫女于君前得幸,前例在先,长安城中已有歌谣唱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此等勋荣,想及可叹,年青轻的宫女子们,哪能不心生恋慕?
武帝刘彻践祚今后,更奉长乐宫为尊,孝谨动人,于这位尊祖,一贯都是善待有加。窦太后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通脉朝中事,汉室江山,女主力佑非常,皆因如此,武帝刘彻感念在心。
日头没入西山时,厮门催请再三,陈皇后抹泪因说:“罢了,罢了,阿沅有阿沅的日子过,再赖着你,是为姐不识相啦!”她拉着小翁主纤细的手,说道:“阿姊等你好动静――若不得法,尽可叫堂邑侯府着力,你做不来的事,教母亲相帮……阿沅阿沅啊,你为为姐,但是犯了险啦!千万要为本身留得前程,所谓‘伴君如伴虎’,龙颜大怒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她悄悄捧窦沅的手,握着不肯放,叮咛再三:“烦请小翁主保重身材,为阿姊,为长乐宫里的阿祖,你也断不成出事!”
武帝不语,眉峰在月色下朗朗,两列宫女并字排开,手挑宫灯,一起直向内宫行去。
内侍杨对劲伏礼答曰:“禀陛下,魏其侯府的小翁主在此,平常宫门下了钥,太皇太后过夜窦沅翁主,此时恐怕翁主还在长乐宫……”
司礼寺人尖细的嗓音唱开:
窦沅惊痛,见皇后表姐已经问到了这个份儿上了,便想据实相告,却又想起窦太主此前一再警告她,若见到阿娇,切不成叫她惊忧内里诸事,若陈后问起家母或娘家祖母,只说统统安好。是以窦沅并不敢据实相述,正设法儿敷衍时,却听阿娇又道:“想来我们是姐妹情分,现在我已这个模样了……你若怜我恤我,阿沅,便给阿姐一句实话罢!”陈后戚戚然,叫人不忍回据,阿沅只得说道:“太皇太后凤体有恙,药膳服侍有些光阴了,也不见好。皇上每日晨昏定省,只瞅着皇祖母气色一日颓过一日,有一回,竟在长乐宫泼了那起子太医一脸冷水,动了好大的气,直骂太医不顶用,唬得一大喇子太医在长乐宫外庭毒日下跪了一地,天子龙颜大怒,太皇太后因说:‘彻儿,不怪那起子医官,那是阿祖的命,人说长乐宫‘千岁永泰’,永巷八大宫主位‘千岁永泰’,我们呐,哪能真活个千岁呀!阿祖福祚近七十,这辈子呀,算够数了!彻儿,不叫他们难堪,我的彻儿,但是‘万年无极’的天子!今后福祚绵绵,祖母看着你,看着你……’皇上见太皇太后又动了悲伤,这才作罢,免太医极刑,因在长乐宫又与皇祖母话旧……太皇太后最挂念的,莫过表姐你,那一日,天子退出长乐宫,脸上郁郁,想来是太皇太后在他面前,提了表姐……馆陶姑姑教阿沅提点表姐一句,凡事皆要宽解,今后日子长着呢,堂邑侯府在,大长公主在,长乐宫阿祖在,长门陈氏便繁华繁华享之不尽!且教阿姐宽解,阿姐这边拧着气儿,长乐宫再用力,怕是也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