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儿不为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难逆?[第2页/共3页]

王名振见一旁的徐应元朝本身打眼色,忙对王应华说道:“父亲。我是奉承平军周大帅之命来…”

徐应元忙又让归降的满州佐领苏纳去劝降王应华,哪知苏纳到后,还没开口说话,就见王应华指着他耻笑道:“不知我现在当呼你为满州人还是背叛?如果满州人,如何从贼叛了祖宗?若不是满州人,为何却留有我满州人的辫子?”

“先生乃是武学传授,又做过大学士,可谓是熟读圣贤之大儒,胸中有万千学问,故而先生当知华夷大防。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满州人以少民而占我汉家江山,为固其统治而搏斗我千万汉民,使我汉民活于水深炽热当中,先生看在眼里,莫非就甘心为虎作伥?甘心同袍受那外族苛虐?甘心看我中原衣冠今后断绝?…我家大帅晓得先生是有大本领的,当年降清也不过是不得已之举,故而本日特让我来请先生互助,共襄抗清大业!”

王应华晓得儿子脆弱,脑筋不太夺目,便低声道:“为父当年可曾与你说过鸡蛋莫放在一个蓝子里的事理?”

“我儿真是胡涂…唉…”

父子相见,天然是一番唏嘘伤感。

王应华分歧于塔音布,此人一向是做明朝的官,更做过绍武朝的大学士,其是在广州被破以后才降的清,以是周士相很想此人能够向承平军投降,如许承平军官面上就有了一名曾经的大学士互助。对于士子民气的招揽能起到不小的感化。

听完徐应元回报,周士相非常吃惊,他还觉得王应华本就是明臣,以是徐应元去劝降是水道渠成的事,哪知成果倒是如许,这让他非常迷惑,也是猜疑不解:为何王应华能降清廷,却不肯再归大明?

王应华是崇祯元年进士,曾任武学传授、礼部员外郞、福建按察使、礼部侍郎,隆武二年参与拥立绍武帝,为东阁大学士,名列绍武内阁第三。

“父亲”

“不管明、清,编史之人都是读书人,且又以东林党报酬多,这些人哪个没做过肮脏事,哪个屁股又洁净,若清胜,则你不必去做任何事,为父一个忠臣评价跑不了,若明朝真能死灰复燃中鼓起来,那你就去找修史的那些人,他们晓得如何写老夫的。走,你现在快走!”

周士相生了闷气,他不明白为何王应华这个做过明朝大学士的汉奸都不肯转意再次归明,难不成在这帮民气目中,大明真的不成救,也断无复兴的机遇了吗?要不然,何故解释这些人的挑选,此民气当真难逆吗?

“父亲大人!”

王名振点头道:“孩儿小时便常听父亲说这事理,但这与父亲重新事明有何干系?”

“父亲真筹算如此了,万一大明能复兴呢?”

打从鹿头河返来后,徐应元就被周士相摞到了一边去办他的教养班,每日所忙都是有关鼓吹岭南三忠的事。政务军务底子轮不到他插手,跟一个教书先生一样。实在让这位举人老爷气坏了,觉得今后再无出人头地机遇,不想周士相却俄然点名要他去劝降王应华,这让徐应元从中看到能够大展拳脚的机遇。

“你胡涂,这天下大半已是大清的,南明小朝.廷不过苟延残喘而矣,成不了气候的。你别看这承平军现在闹得凶,等满州人的雄师真的杀过来,他们能挡得住?所觉得父不能再归明。真要归了明,大清那边为父就没了后路!”

“先生这又是何必呢?”

话还没说完,王应华就一个激灵。松开儿子,眼神当中尽是迷惑:“大帅之命?”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