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儿不为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虚实[第1页/共2页]

顺治二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师攻占南京,成果却因“剃头令”激起江南明朝百姓的狠恶抵挡,危难当中,多尔衮忙派洪承畴代替多铎,敕赐便宜行事。顺治四年,洪承畴因父丧,回籍守制。次年四月又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机务。多尔衮对其慰劳备至,宠任有加。连续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统统建议,无不采取。多尔滚身后,顺治十年。因南边明朝永历政权结合大西军余部共同抗清,清军在湖南疆场接连大败,为挽救败局,顺治急命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全权卖力南边战事直至现在。

“但愿如此吧。”

班志富之以是还称洪承畴为“老督师”,多数也是因为前明旧事,毕竟洪承畴在崇祯朝官声赫赫,哪怕他们这些人比洪承畴早投“名主”多年,也决然不敢就此生了轻视之心。别的另有很首要的一点,那就是在这道授予广东两王兼任处所之事旨意收回前,洪承畴已担负名义上的节制经略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时候或许不长,洪承畴也没有在这一年多时候内对广东二王下过任何号令,但在讲究端方的官面上而言,非论现在两王是否归洪承畴节制,他这老督师都是当定了的。哪怕今后尚可喜和耿继茂见到洪承畴本人,以王爷之尊还是要称呼对方一声“老督师”的,没体例,端方就是端方,坏不得。

说到这,尚可喜起家踱了两步,叮咛班志富:“你明日往新会再去一趟,把本家兵调返来,别的让之信沉住气,我这边还能等上一两月,叫他不必焦急,已经围了几月了,也不在乎再多围上一两月。本王就不信新会城中的贼兵还真是铁打的!饿也要饿死他们!”

这道旨意实际上变相的将洪承畴的五省经略改成了四省经略,凭这道旨意,尚可喜、耿继茂乃至李率泰都能够不去理睬洪承畴单独行事,只需过后告诉一声便可。有这道旨意在,洪承畴也插手不了广东军政,更休提由他洪老督师同一批示作战了。

“洪老儿自个不上,反叫本王西进,他这算盘打得也是精。”

尚可喜也是行伍多年之人,如何不晓得高州明军这几月来的确有点不对,之前还不晓得为何李定国不顺势东进,现在看来,怕南明真是后院起火了。

洪承畴的运气在清军入关后产生严峻窜改,出于以汉制汉的考虑,多尔衮一反其兄对洪承畴大要信重,内心却非常警戒的态度,对洪承畴非常正视,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使其成为清廷首位汉人宰相。

洪承畴和尚可喜之间向来就没有过上下级干系,早在崇祯六年时为广鹿岛副将的尚可喜就已率部降金,而此时洪承畴正以陕西三边总督的身份批示明军对闯王高迎祥的围歼战事。一个广鹿岛副将,一个三边总督,二人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间隔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天然谈不上有甚么交结。

班志富回声后又不解问道:“王爷为何要调本家兵?”

没了节制广东两藩王的权力,洪承畴也只能以私家名义往广东发来这封手札,信顶用词用句也都一一考虑过,绝无半点托大之意。

“虚也好,实也好,必须早点处理新会的承平军,要不然,这钉子迟早会把我们扎个头破血流。”

“王爷的意义是?”

尚可喜轻笑一声:“既已决定去探探李定国的底,那就是真的探探,让本家兵去,探得好了恰好一举拿下高州,等之信处理了承平军,便叫他率军直奔高州,到当时本王把耿家小子叫上一块西进,杀李定国个措手不及!”(未完待续)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