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风云迭起[第2页/共2页]
同年,大齐朝廷派兵南下,弹压反贼,与四支叛逆之军会战于曹州。
不过一载,及至宣文一十三年,风波渐平,数支叛逆之军溺毙于史河大水当中。萧彦被迫领兵展转各地,再做他图。
这些杂语闲谈所言者,实不及实在景之万一。那买花的,家业残落;那赌花的,失了阴鸷;那养花的,金银散尽;那寻花的,命丧深山。真真天子一旨下,殃及万民不知祸,天怒人怨倏然至,载舟之水风波顿起。
从将程雍得封安国公,并赐安国公府一座,其爵位世代秉承。
朱门争赏不吝金,豪贵如狂怨春短。
同月,一封八百里加急文书呈至御前,齐六世朱笔批阅“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以为萧彦之辈,不过蜉蝣之类尔,朝生而暮死,不觉得意。
寒来暑往,时至宣文一十七年,叛逆之军只余几股流寇残兵负隅顽抗,仍做病笃之争。就在此时,当朝黄阁邵文叔亲领一待诏入金銮,进献一株枯枝牡丹,并一海上之方。言若能遵守其法,便能培养出“火炼金丹”。
那公卿贵胤者,便广圈花农花匠,遍植牡丹,任它姹紫嫣红香满园,独寻万花丛中红一点。
一时候,牡丹花开满盛京,令媛难买红一窠。坊间戏言:潭府灯光亮如火,原是牡丹压枝重。
朔风劲哀庭生霜,牡丹一夜八艳妆。
就此,齐六世牡丹花梦已尽,自灭于圣京。当夜,牡丹遍开红满园。实是草木荣枯知时运,珍禽离散感穷通。
至此,用时八载的“金陵之变”结束,大成王朝缓缓拉开了序幕,在波澜壮阔的汗青银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齐六世沉迷于牡丹花梦不能自拔,却未曾记起古语有云:事出变态必有妖,不祸其身必祸人。
这萧彦素有弘愿,怎肯因失花一事前去就死。加上自其从官以来,目睹齐朝因广植牡丹一事,朝野高低早已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当此,盛极一时的大齐王朝,竟渐次暴露了那来世的风景。
至宣文一十二年,各地打起反齐旗号,盘据一方的叛逆之军,已达六七支之盛。同年,四支叛逆之军以“废齐王而代为王”为号,举兵直击圣京。萧彦以机会未到,当缓缓图之为由,按兵不动,屯兵于金陵,暗充府库,广结豪杰之士。
就这般,斗转星移,光阴如飞,展眼已是宣文十年。承天府尹仰叩天恩,上书奏请进献上品牡丹黄楼子一株,望圣上金允。齐六世大喜,着其马上进京。
史记宣文一十八年春,萧彦之军突破齐王朝统治,取齐六世而代之,建立大成王朝。萧彦于圣京金阙城称帝,史称萧一世。同时晓谕天下,尊圣京为帝都,叛逆之地――金陵为留都。改立国号为大成,采取崇德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