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海棠春》 1/1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回 风云迭起[第1页/共2页]

骑都尉萧彦领旨赶赴承天府,保护承天府尹长行入京。

萧彦便是以萌发了取而代之的动机,加上跟随他摆布的从将谢嵩、赵恒、程雍等辈,亦纷繁建议起兵,以举大事。就此,萧彦于宣文十年四月,在金陵宣布起事,史称“金陵之变”。

至此,用时八载的“金陵之变”结束,大成王朝缓缓拉开了序幕,在波澜壮阔的汗青银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时,邵文叔早已扫花以待,大开南华门、雍和门,亲迎萧彦之军于城门以外。

朔风劲哀庭生霜,牡丹一夜八艳妆。

朱门争赏不吝金,豪贵如狂怨春短。

此是媒介,不必多述,现在且说这前尘以后事……

从将赵恒因于宣文年救驾而亡,膝下只余三女。萧帝念其忠勇,过继其同宗赵氏子――赵昱为其嫡子,以承宗祧。并追封赵恒为卫国公,其爵位由赵昱秉承。其嫡长女赵氏文瑾,许与皇三子为妃。

那平头小民者,更是不睬耕织,抛家舍业,入驻深山,暗寻那奇根异种,只求一朝翻身跃龙门。

从将程雍得封安国公,并赐安国公府一座,其爵位世代秉承。

不过一载,及至宣文一十三年,风波渐平,数支叛逆之军溺毙于史河大水当中。萧彦被迫领兵展转各地,再做他图。

同月,一封八百里加急文书呈至御前,齐六世朱笔批阅“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以为萧彦之辈,不过蜉蝣之类尔,朝生而暮死,不觉得意。

史记宣文一十八年春,萧彦之军突破齐王朝统治,取齐六世而代之,建立大成王朝。萧彦于圣京金阙城称帝,史称萧一世。同时晓谕天下,尊圣京为帝都,叛逆之地――金陵为留都。改立国号为大成,采取崇德编年。

齐六世沉迷于牡丹花梦不能自拔,却未曾记起古语有云:事出变态必有妖,不祸其身必祸人。

前朝遗臣邵文叔因于战前反邪归正、弃暗投明,襄助萧帝大破圣京,得封定国公。并赐定国公府一座,其爵位世代秉承。

牡丹花开重缀锦,国色天香世无双。

从将谢嵩得封襄国公,并赐襄国公府一座,其爵位世代秉承。谢嵩之妻程氏为程雍之妹,得封一品英国夫人。

及此,名震一时的反齐叛逆,突然跌落低谷。齐六世大喜,于同年元宵之际,圣驾来临南城楼之上,遍洒铜钱霜银,与民同乐。齐王朝渐次地迷醉于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乱世虚景之下。

妄叫名花择时绽,人间难寻卖炭郎。

酒至酣时,萧帝更是连发数道谕旨,大赏有功之臣。设封四大护国公爷,下赏四座护国公府,承诺其爵位世代秉承。

同年,大齐朝廷派兵南下,弹压反贼,与四支叛逆之军会战于曹州。

谁知行至金陵一带,路遇流寇悍匪,萧彦等人虽极力抵当,但怎奈对方人多势众,终落了个花失人亡,无可结局。这既失了牡丹,萧彦一行人自是不能回京复命。目睹归期日进,世人欲进不得进,要退已无路。

一时候,圣京烟飞雾绕,已然一个小蓬莱之境。坊间小童嬉笑逐烟闹,做一民谣,交口相传。

大齐王朝自主国以来,传至齐六世,享国已有二百六十一载。其鼎盛之际,曾令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花草反季而生,本就不是吉兆。不过年尽,萧彦便奥妙聚兵于圣京郊野不过百里之处。

一时候,牡丹花开满盛京,令媛难买红一窠。坊间戏言:潭府灯光亮如火,原是牡丹压枝重。

至宣文一十二年,各地打起反齐旗号,盘据一方的叛逆之军,已达六七支之盛。同年,四支叛逆之军以“废齐王而代为王”为号,举兵直击圣京。萧彦以机会未到,当缓缓图之为由,按兵不动,屯兵于金陵,暗充府库,广结豪杰之士。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