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镜里乾坤 (4)[第3页/共4页]
鬼谷子察其前后,度权量能,按照四人短长,别离加以传授。
曹操操纵兵家机谋之术,完整把握了天下情势,眼看大局已定,不免目空海内,但他还不想废献帝自主,宣称:“即使天命在我,我也只情愿做周文王。”只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年的老叟已另觅传人司马懿,并授以阴阳机谋之道。此人善于韬光养晦,在曹操身后多次进献巨谋奇策,灭蜀平吴,成为了通盘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曹魏江山终究落入了司马氏囊中,今后三分归晋,“兵家法门”也临时在汗青大循环中销声匿迹。
当时正值盛暑,总督大人没完成皇上的密旨,内心又急又躁,加上连日怠倦,就带兵在山谷里稍事休整,恍忽中碰到一名老者。
施耐庵担忧肇事上身,不敢露面,持续藏身在泥胎中窥测,却听那两位黄衫客纵论古今得失成败,言辞古意昂然,高谈阔论,无不尽中机宜,再看棋局间来往纵横,仿佛暗合兵法,神妙无方,凡人难测其奥。
浙江省有座城隍山,由山下城隍庙而得名,情势绝佳,向来制止棺葬,不准任何人到山上修坟造墓。因为据风水先生说,城隍山是条龙脉,如果安葬先人,其后代必出真命天子,以是官府禁令极严。
尸变
施耐庵方才睡着,忽听庙里窸窸窣窣有脚步声响起,他觉得是元兵追至此地,大气也不敢出,从泥胎裂缝里偷眼观瞧,就见两位赤瞳黄衫客,正在灯烛下对弈,身后各有侍童数人,执意甚恭。
当时诸侯纷争,天下不安,正值豪杰豪杰建功立业之秋,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四人,前后拜师于鬼谷子门下,求其传授“兵家法门”,以平乱世。
春秋时“鬼谷子”,世称王禅老祖,曾观六合斥地,知万物之造化,见阴阳之终始,有通天彻地之能,兼顾数术学问,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元朝末年,官府统治暗中败北,终究大局腐败,不成清算。各地百姓不堪残暴压榨,纷繁揭竿而起,群雄相争,尚不知鹿死谁手。
东汉末年,汉室陵夷,豪强并起,有官宦世家公子,沛国谯郡人,姓曹名操字孟德,生而颖慧,俶傥不凡,少年时有机变之才,但是性喜任侠,浪荡无度,不修操行学业,众皆谓之难成大器。
技能者——“攻杀占守,布阵行军,奇门数术,六韬三略,观象望气,言谈辩论”为技能。学得此篇,当知兵无定策,策无定形,终能穷通窜改,鬼神莫测。
机谋者——事生谋,餬口计,计生议,议生说,以此审情定机,图取制胜之道,拥力而避战,交言而弭兵,不战而屈人,诡计阳谋,方略圆略,揣情摩意,纵横捭阖,无往而倒霉。
兵家法门
清朝雍正年间,钦天监望气官禀告天子,说吴越之间当出真主,不过解释不出启事。雍正天子性喜猜忌,也深通风水情势,猜测此乃城隍山埋尸之故,便下了密旨,命两江总督酌宜措置。
曹操部下立即找来知情的本地土人,禀告道:“此非江中之蛟,而是两只巨鼋。那江鼋生来性独,只因窥此处江底洞窟渊深,都欲据此为巢,故而不时相争,数十年来难分高低,每次都是两败俱伤。”曹操闻言沉默不语,他麾下虎将如云,个个带着诛龙斩虎之威,皆有力敌万夫之勇,众将见曹操面有笑容,就纷繁上前请命道:“丞相勿虑,容我等下水斩此妖孽!”随即搭一艘战船入水,乱箭齐射,江鼋见有敌来袭,竟然不再争斗,同时掉头撞击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