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诡案罪(全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70章 情海恨杀(1)[第1页/共4页]

2

旋即,大殿右边配房的窗户里火光一亮,已经燃起一支蜡烛,烛光刚好将他的身影映照到窗户上。

偏生梅知县又是一个大孝子,不但每年父亲祭日必在家中设灵跪祭,并且每隔三年,必大祭一次。所谓大祭,也并非说场面有多大,而是梅若风身穿孝服,孤身一人,手提香烛纸钱水酒祭品,从山下五步一跪十步一叩,拜上山腰庙内,亲手祭奠以后,孤灯只影,在父亲棺椁前伴随一晚,以示孝心。

司马恨面色一肃,抬高声音道:“子时已到,多加谨慎,可别让凶手钻了空子。”

他俩今早一到县衙刑事房,这张奇特的纸条就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们了,没有人晓得是甚么人干的,也没有人晓得这张纸条是甚么时候被钉在这儿的。他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一张纸条,一把匕首,另有一行像匕首一样透着寒意与杀气的笔墨。

一只镔铁酒壶在两人之间传来传去,不知不觉间,已然见底。

这一日,刚到下午,天公不作美,竟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司马恨抖一抖浑身泥水,道:“想不到我们这一下,竟昏睡了差未几一个更次。”

梅若风,山东青州人,现年四十有六,三十二岁入京师国子监,因好学苦读成绩优良,十年前由吏部荐举为官,授湖广青阳县令,官阶七品。在到差途中,原配李氏不幸抱病身逝,留下时年十岁的幼女怒雪与其相依为命。直至两年多前,梅怒雪嫁与司马恨以后,他才续弦,娶了梨园出身的旦角花氏想容女人为第二任老婆。为官十载,任满三届,口碑一向不错,传闻比来有望升迁。谁知偏在此时,竟然有人飞刀留柬,扬言要取其性命。

他不由自主打个寒噤,在泥水中翻一下身,挣扎着爬起,转头却发明总捕头司马恨仍然躺在不远处的风雨中。

吴过皱眉道:“那家伙将我们击倒,却并未向大人脱手,这倒奇了。”

两人一面重视着窗前烛影,一面眼观六路,留意防备,半点也不敢粗心。

两人见了,相互对望一眼,心下均暗自佩服梅大人的这份孝心。

从山脚到山腰这一段路并不太长,但梅若风却苦行了一个多时候,方才到得明隍庙前,衣衫沾满泥水,早已湿透,污水正哗哗啦啦滴到脚下。

司马恨和吴过隐身的大松树虽距庙门有三十余丈,但透过窗户上的烛光照影,却也能将梅若风在屋内的景象看个大抵。

吴过喝了一大口,烈酒下肚,酒意上涌,满身都和缓起来,忽地豪气顿生,大笑道:“我看那家伙最好还是来一趟,不然我们这一夜的冻便算白挨了。”

吴过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顾不及下树救人,当即低喝一声:“甚么人?”按剑柄,凝神待敌,可四下荒凉,并不见人影。心下更惊,对方一击到手,满身而退,全然不着半点陈迹,明显是位妙手人物。

明隍庙,本叫明皇庙,据传本朝建国之初,太祖天子曾在青阳县与汉王陈友谅有过一场大战,太祖爷寡不敌众,加上中了仇敌奸计,被围困在将军山上的这座小庙内。时在道州作战的大将军徐达闻讯引兵来救,却被敌军阻于山下。两边对峙十余天,陈友谅雄师终究攻入庙内,却发明内里除了一尊泥塑金身的菩萨,空无一人,太祖爷早已不知去处。汉王兵将大惊,只道太祖爷得神灵互助,才得以无声无息逃脱生天,皆尽俯身大拜菩萨。太祖天子即位以后,本地百姓遂将此庙叫作明皇庙,庙中香火盛极一时。谁知这个庙名却犯了本来和尚出身的太祖天子的大忌,太祖爷龙颜大怒之下,斩尽了庙内僧众,并下旨将“明皇庙”改成“明隍庙”。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