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玩指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章 瓷器述要[第4页/共6页]

浆胎质轻而松;缸胎质重而坚;瓷胎音清而脆,胎之沙底者,设其底露胎不涂釉也。沙底,贵白,贵细,以细沙底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贵亮,声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故辨别家,常常叩其声而知是物积年之久暂也。

如西瓜皮者,谓之瓜皮绿。

别的,另有所谓脱胎者,其胎之薄,类卵壳,故又谓卵幂,如釉制而脱胎去者。然其薄者,能映见乎指之罗纹。此制始于明朝永乐,亦以永乐所制为最精,宣德所制,亦可媲美永乐。清朝康雍所制,虽亦极薄,然只能映见花与字耳。

绿之深者为孔雀绿,稍黄则为蟹甲青。深绿之有棕眼者,谓之新橘,橘之未黄者也。近墨者为鳖裙,即俗呼之王八绿也。葡萄水如新长之葡萄,西湖水、松花绿亦不相远。淡绿而微发黄者,名曰秋葵。绿青而略同虾肉色者,名曰虾青。数者均标新领异,殊可贵重。至色微近浅蓝之鹦鹉绿,与发黄较多之梨青,则稍近于平淡矣。

瓷釉有纹者,谓之开片,有大开片、小开片之别。大开片之稀少者,曰牛毛纹、曰柳叶纹、曰蟹爪纹。小开片之细碎者,曰鱼子纹,皆以其所似之也。

青色之较浓者,曰天蓝,浅蓝而近于绿者,曰翠蓝,深蓝而有芝麻星者,曰鱼子蓝,殆谓其形有近似,非谓其色同鱼子也,此亦瓷器术语中之在理名词也。至于紫蓝相和而釉尤稠密者,曰膻包青,亦不雅正之词也。

器小而开大片,或器大而开小片者,皆足贵也。晚清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略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宝贵也。

清瓷有书"大清年制"四字款者,乃同光间肃别扭国所制也。当时肃顺势焰熏天,将有非常之举,监督官虑朝夕有改元之事,故阙朝号以媚之。

祭红之非宝石釉者,谓之大红。

制瓷上釉有二法:一曰蘸釉,以皿入缸,荡匀其汁,蘸釉者其釉厚,故均哥诸窑,常常有若堆,所蘸不止一次也;一曰吹釉,截竹为筒,嘘气匀之,吹釉者,其釉薄,故瓷中有玻璃釉等项目,而薄者,乃至有卵膜也。

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亮如铁者,谓之铁锈;花星点痕稍长,其光闪动不定者,谓之蝗股纹,又谓之蚱蜢腿,又谓之蜻蜓翅,皆描述其所似也。凡紫黑之釉,苟元是等纹者,则不敷观矣。

釉之最贵者为宝石釉。宝石釉含有红、绿、蓝、紫各色之分歧。世俗只以红色为宝石釉,岂知绿、蓝、紫各色亦皆有之。

明朝瓷器之款识,较前代进步甚多,其体例有各种之分歧,有凹雕款字而挂以黑釉者,有印花者,有绘花者,有雕花者,最奇者以永乐窑,器底绘狮子滚球,球内藏款字至为罕见。其次则嘉靖官窑底款,有书作环形者,又有于器当中间书字者,亦殊特别,颇不易遇也。明瓷款字多为某某年造,用制者极少。清朝则概用"制"字,用"造"字者反甚少也。说者谓"造"与"肇"音同避清帝姓也。

天青一色,肇端北宋,盖出自柴周之遗义也。自宋迄明,代有作者,至清之康雍,始集大成,幽隽淡永,兼而有之。康熙初年之天青釉极厚,而色微表,釉色混融,有同鱼脑,迄乎末年,则釉略混,而色略蓝。雍正时之天青,其釉略混,其色殆与天蓝无甚大别,但款字多书成化。自康至乾,不管天青、天蓝,其釉皆厚并且润,新者釉混并且粗,鱼脑之说渺不成追矣。豆青、豆绿二色,以宋之哥弟窑为最妙。哥窑多作豆绿,而弟窑多作豆青,皆津润莹洁,至为敬爱。弟窑传播比哥窑较多。明、清所仿弟窑为多,雍正所仿者,市人谓为果绿。明之前之豆青微近黄色,清仿者则近绿矣。

22:19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