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玩指南》 1/1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第1章 瓷器述要[第1页/共6页]

别的有所谓豆彩者,究意豆作何书,作何解释,言大家殊,有谓豆彩者,大略杂彩纹,独以豆青一色,古其多数,故纯色者,曰豆青。杂以他色者,曰豆彩。有谓为逗彩者,言其彩色碎点姘逗而成者也。又有谓为斗彩者,言杂彩鳞比,若斗者之争竞狠恶也。盍古者,瓷无专书,肆贾随便立名。瓷器名词不成文义者甚多,岂止一斗彩已也。

浆胎质轻而松;缸胎质重而坚;瓷胎音清而脆,胎之沙底者,设其底露胎不涂釉也。沙底,贵白,贵细,以细沙底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贵亮,声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故辨别家,常常叩其声而知是物积年之久暂也。

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但是深,名鸡翅木纹。又有一种祭红釉,中露白本质之釉,微微凸起,有若鱼蝶等形,名曰露骨。更若涂以抹红之釉,而虚此中若为空缺也者,颇仿佛阴文之斑纹,名曰盍雪鸡翅露骨,盍雪皆釉质之奇者也。

胭脂水一色,发明于雍正,而乾隆继之,以其釉色酷似胭脂水,因以得名也。始制者,胎极薄,其里釉极白,因为外釉所照,故发粉红色。乾隆所制,则胎渐厚,色略发紫,其里釉尤白。美人祭,乃祭红之淡而艳者。美人霁,其俗称也。起始于雍正。康熙时,只要苹果绿,初无所谓美人祭,故有以美人祭为苹果绿者。

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亮如铁者,谓之铁锈;花星点痕稍长,其光闪动不定者,谓之蝗股纹,又谓之蚱蜢腿,又谓之蜻蜓翅,皆描述其所似也。凡紫黑之釉,苟元是等纹者,则不敷观矣。

辨器之底而察新旧,此瓷学家所需求也。宋元诸器,底际率多露胎。明器有款者,底必挂釉,而无款露胎者,亦不鲜康雍仿明制之如也。若露胎,而有印字款者,当年所轻,今之所罕也。底际款有釉,而外无釉者,明朝及康熙亦间有之。如有釉无款者,则当细辨釉质之新旧矣,色微黄者曰米汤;底色稍黄而似烙痕者,曰炒米底;色微近豆青者,曰苹果;底自款字兴,而底露胎之器日渐少矣。

清朝瓷款有以堂名或斋名者,大略皆用楷书,其成品之人有四类,一帝王、二亲贵、三名流而达官者,四雅近良工等是也。兹分言之:其属于帝王者,康熙时,有乾惕斋,中和堂,乾隆时,有静镜堂、养和堂、敬慎堂、彩华堂、彩秀堂、古月轩等,皆内府堂名也。属于亲贵者,康熙时,有拙存斋、绍闻堂,雍乾时,有畏敬堂、正谊书屋、东园、文石山房、瑶华道人、红荔山房、友棠淡砚,书屋;乾嘉时,有安好斋、宁晋斋、宁远斋、德诚斋;嘉道时,有慎德堂、植本堂、行有恒堂、十砚斋、 竹仆人、文甫珍玩等,皆亲贵诸王之成品也。又康熙时有深收藏; 乾嘉时有略园、荔庄、坦斋、明远堂、百一斋; 道光时,有听雨堂、惜阴堂等,皆驰名于时,惜主制者不详,无从道其原委也。属于名流达官者,乾隆时有雅雨堂、卢雅雨故物也; 玉杯书屋,董蔗林所制也; 听松庐者,张南山所制也。其属于雅匠良工者,则有宝啬斋、陈国治、王炳荣、李裕元等,皆良工之闻名者,故以姓名代款焉。清末有风雅斋三字款者,乃孝钦后之制器,似不属于前四者当中,而另为一格焉。

黑有黑彩、墨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等。

彩之难分者,以黑彩与墨彩为甚。黑彩以实地言,墨彩以绘事言也。凡墨地而花为五彩或三彩者,皆称黑彩。墨彩则系淡墨绘于白地者也。墨彩视同常品,黑彩则代价极昂,素三彩而兼黑彩者,尤其殊绝。五彩兼黑彩者,次之。黑彩,莹亮光滑者,曰乌金。茶叶末和深黑,曰古铜。近古铜而色深紫,曰铁锈。花茄紫和深黑曰铁棕。墨彩满盈全部,曰黑褐。以上皆黑彩、墨彩之变态也。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