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顾三娘再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6章[第1页/共3页]

沈拙在看一本棋谱,他头也不抬的回道:“太子手里的筹马少得不幸,他不趁机把局势搅乱,我反倒感觉奇特,天子本就对你成见颇深,他借此教唆,一来让天子讨厌蒋家,二来让你不得不倒向太子,实乃一石二鸟的战略。”

安派回道,太/祖天子建国初,恰是百废待兴,朝廷急需用人之际,本日的景象又岂可同日而语,再者,沈拙何德何能,就敢与文忠公对比,莫非就不怕被天下嘲笑?

恰在这时,京里俄然疯传起安家的流言,启事是有个穷酸墨客作了一首平仄不通的歪诗,说道安家有女貌倾城,初嫁心头意难平,幸得月老多顾恤,一朝换得金屋藏,乱世恩宠尽绵绵,七祖升天集灵台,为报君王付繁华,奉来金丹表忠心。

蒋派再次辩驳,要知沈拙有没有学问和德行,只让他当了这祭酒,还怕看不出?

吉昌公主也在受邀之列,她道:“安妃风头正盛,老爷在前朝与安家闹得不成开交,天子对我们家非常不满,此时不宜与安妃正面抵触,赏花时有浩繁夫人再场,想来安妃不会做出自取其辱的事。”

顾三娘勉强一笑,她对沈拙说道:“亏你是个爷们儿,行事还没公主判定,放心罢,公主必定会照顾我的。”

此诗不出几日就传遍街头巷尾,诗里不但讽刺安妃见异思迁,以在室之身勾引靖文天子,还嘲笑安家靠着裙带干系上位,顺带鄙夷靖文天子沉迷修道之事,的确是大逆不道,自寻死路,不久,那墨客就被下了大牢,需知墨客文人的悠悠之口最是难防,短短几日,就有不计其数挖苦安妃的诗词流于贩子。

顾三娘喘了两口气,她道:“内里有家人送来话,说是安妃下了谕旨,要召我们进宫,这会子传旨的寺人还在外甲等着我们接指呢。”

待到那碗汤药摊凉,蒋中明端起来一饮而尽,便对沈拙说道:“这事我自当理睬,就算不得不选太子,我也需得冷他几日,叫他晓得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石激起千层浪,蒋中明的折子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且不说沈拙以一个小小举子之身又如何担得起国子监祭酒的重担,单说他和安妃那些说不得的秘辛,靖文天子将他放在眼皮底下,岂不是给本身找不在么?群臣们禁不住在心内悄悄猜想,蒋丞相为了给儿子铺路,难不成竟胡涂到如此境地?

说完这句话,蒋中明回身回屋,沈拙低头又看起书来。

沈拙握住顾三娘的手,他安抚道:“别急,且去内里看看究竟。”

安党弹劾的奏折短短几日便堆满靖文天子的御案,有指责蒋中明是假公济私,更有人将大理寺科举舞弊案旧案重提,说他早有预谋,仿佛已不将当今圣上放在眼里,一时之间,蒋中明成为众矢之的,但他自是岿然不动,接连三日上书奏表,每折必是上万字,陈情他保举沈拙的启事。

两人没说几句话,管家媳妇有旺家的亲手端着药走出去,她低声说道:“老爷,药来了,还请趁热服下。”

沈拙和安妃的事,不但是靖文天子的心结,顾三娘只要想起来,也会忍不住胸口发堵,现在安妃下旨召见,总不至因而找她去话家常的。

说罢,她一把夺过沈拙手里的丝线,嗔道:“你一个大男人,谁要你来做这些妇人家的事了,你如果闲着,尽管去读誊写字,莫要来吵我做活计。”

顾三娘固然气急,却也分得清轻重,她点着头,和沈拙一同前去正堂。

沈拙笑了,他拉着顾三娘的手,说道:“我看你老是愁眉不展的,怕你胡思乱想,这才想着多陪你说说话。”

19:34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