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警世果报篇 (1)[第1页/共4页]
典范溯源
吴富阳县董昭之,尝乘船过钱塘江,中心,见有一蚁,着一短芦,走一头,答复向一头,甚惶惶。昭之曰:“此畏死也。”欲取着船。船中人骂:“此是毒螫物,不生长,我当蹋杀之。”昭意甚怜此蚁,因以绳系芦,着船,船至岸,蚁得出。其夜梦一人,乌衣,从百许人来,谢云:“仆是蚁中之王,不慎堕江,惭君济活。如有急难,当告知语。”历十余年,时地点劫盗,昭之被横录为劫主,系狱余杭。昭之忽思蚁王梦,缓急当告,今那边告之。结念之际,同被禁者问之。昭之具以实告。其人曰:“但取两三蚁。着掌中,语之。”昭之如其言。夜,果梦乌衣人云:“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乱,赦令不久也。”因而便觉。蚁啮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旋遇赦,得免。
大话歪批
永嘉年间,黄门将张禹曾外前程经一个大池沼地。当时天气阴暗,将要下雨,他无处可避,俄然瞥见前面一户人家的大门敞开着,便走进了前厅。一个婢女走出来扣问他,张禹答复说:“我赶路碰到了雨,想求借一宿。”婢女进屋陈述,不一会儿就出来请张禹出来。张禹出来后,见一个三十岁摆布的女子坐在帐帷幕中,中间有二十多个婢女,穿着都很素净富丽。女子问张禹想要点甚么,张禹说:“我本身带有干粮,只需求一些开水。”女子命人把锅拿来,张禹便生火烧水,固然闻声水的沸腾声了,用手一摸,水仍旧是凉的。
大话歪批
女子说:“我是已经死了的人。宅兆里没有甚么东西供你利用,我非常忸捏。”接着她就抽泣着奉告张禹说:“我本是任城县孙家的女儿。父亲是中山郡太守。我嫁给顿丘的李家,生了一男一女,男孩十一岁,女孩七岁。我身后,我丈夫很宠嬖我畴前的婢女承贵。现在我的孩子常常被承贵打得死去活来,我哀思得穿心彻骨,很想杀了承贵。但是我一个死去的人力量衰弱,必要有所仰仗。我想奉求你帮忙我,我必然重厚酬谢你的恩典。”张禹说:“我固然怜悯你的遭受,但性命关天,我不敢服从。”女子说:“我如何能让你亲身用刀杀她?只是想请你转告我丈夫我跟你说的话,他会记念我们畴昔的情义,承贵则必然会设祭除灾。当时你就说你能有法让承贵消灾免难,当时承贵必然会亲身插手祭事,我便可找机遇杀了她。”张禹承诺了。
过了不久,张禹又颠末这片池沼地,孙氏女便派婢女送来五十匹正色绸缎酬谢他。
弘氏复仇
出处:《杂鬼神态怪》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立即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
可骇系数:★★★★
浏览环境:公车上
汉朝时,东海郡(今山东郯城)有个孝妇,奉养婆母非常恭谨贡献。她的婆母说:“这媳妇奉养我非常勤奋辛苦。我年纪大了,何必为了多活几年,扳比年青人呢?”因而,婆母就本身吊颈死了。婆母的女儿告到官府说:“是媳妇害死了我母亲!”官府就拘系了孝妇,办案的官吏毒刑鞭挞,孝妇不能忍耐如许的痛苦,便承认了不实之罪。当时于公(指于定国,后为宰相,以断案审谨而闻名)为把守监狱的衙吏,说:“这个妇女扶养婆母十多年了,因为孝而闻名四方,必定不是她杀的。”太守不听。于公与他辩论但他不听事理,因而于公拿着论罪文书,向官府哭诉,并辞职拜别。
出处:《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