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页/共3页]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笔墨,活着界上遍及传播,成为一部天下性的文学名著。[3]并出版了一些本国粹者的研讨专著,有的本国粹者以为:这是一部讽刺陈腐与矫饰的作品,但是却可称为天下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论述体之典范。可作成为全天下体味中国科举轨制的一部活的活泼的参考。[9]也有盛赞《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天下文学佳构之林,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英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对抗,是对天下文学的出色进献。[3]
“秉承公心,指责弊端。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各种不调和、悖于情面、逆于常理的荒诞征象的揭穿,注入描述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狷介、自相冲突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师笑个痛快。笑真巨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但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伏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鲁迅)[14]
《儒林外史》通过切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开”、“不觉得奇”的人事的冲突、不调和,显现其包含的意义。比方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一个小厮出去讲:“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的不一,揭露严贡生讹诈恶棍的行动。又如汤知县请正在居丧的范进用饭,范进先是“退前缩后”地果断不肯用银镶杯箸。汤知县赶快叫人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他还是不肯,直到换了一双红色彩竹箸来,“方才罢了”。汤知县见他居丧如此尽礼,正焦急“倘或不消荤酒,倒是未曾备办”,俄然瞥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心才安下来。真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13]
因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会,增加了一些正背面人物停止对比。正面人物的分别线首要在于保持着应有的品德风致,而背面人物则是那些整天凭着官位逼迫百姓,并且不学无术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研讨儒学、推行正道实在却把品德品格封存的儒士。[13]
讽刺艺术
原著56回本,一共有8个本子,现见最早是卧闲草堂刊本,1803(清嘉庆8年)刊印,群众文学出版社曾据此出影印本。另有:注礼阁刊本、艺古堂刊本、潘世恩抄本(编辑者注:学界普通称“潘氏抄本”,现上海图书馆有藏)、群玉斋活字本、申报馆付梓本、申报馆巾箱本、齐省堂增订本(编辑者注:齐省堂有56回本与60回本,为辨别,前者普通称“56回齐省堂本”)。[2][8]
《儒林外史》通过不调和的人和事停止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满街是官吏人家的牌仗,合座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寂静厉穆。但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媒婆伏在雕栏上看执事,“权媒婆一手扶着雕栏,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把高贵、寂静与风趣、轻浮组合在一起,化高贵、寂静为风趣好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