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明镜台上的修行[第2页/共3页]
明镜台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数百张书桌,书桌上放有符具三宝——符纸、符笔和符液。
不过,方卓晓得明镜台上的临帖都是如许的,执事随机给了他一张,倒没有用心针对他的意义。
方卓翻开临帖,刚看一眼,便大摇其头。
————————
放开符纸,他变更了一下体内的木之灵气。一道木之灵气顺着他的手腕,透过这个灵竹杆制作的符笔,直接在笔尖闪出点点青光。
——五行不容!
散场后,回到洞府,稍作歇息,便在玉盘上临摹起了天罡神像图。待五行灵气耗损结束,便开端运转心法修炼,弥补灵气。
豪门修士有的真是出自豪门,他们的世俗家庭以家徒四壁也不觉得过,他们小我仅仅是因为某种机遇才踏上修行这条门路的。他们底子没有财力为本身采办充足好,乃至充足用的符具。如果宗门不为他们供应修行的根基物质前提,他们在修行界是寸步难行。
方卓叹了一口气,他必须适应五行不容和笔纸互斥这两种野蛮期底子不存的环境。
在分开通镜台时,唯有这两张临摹的符纸能够带着,其他符具和临帖要全数交回,这是明镜台的规定。
临帖每天在散场时都要交回,第二天会重新发放,方卓天然也不会争一时之是非。
这五个道法口诀并不长,方卓揣摩了一下火球术,暗自运转这段心法,只觉火之灵气缓缓在手中固结,最后固结成一个比拇指肚还小的火团,温度也不是很高。
方卓脸上安静,只是目光中闪过一丝惊奇,倒不是因为灵气不敷耗损,而是他感到符笔和符纸之间模糊有一丝斥力,他的笔锋好似直接从符纸上滑过,完整没有行笔的晦涩感。
他想了想,取出一枚玉简,恰是从包同身上获得的那枚记录着五行道法的玉简。
他拿起符笔,又用金、土两种灵气别离在符纸上画了第二笔,然后在玉盘大将其他灵气耗损掉,开端下一轮的吸纳弥补。
多想无益。方卓来到本身的洞府,四下里看了看,不错,比较温馨。周遭数里以内,只要他一个洞府。
用罢午餐,方卓净手洗面后,再次开端临摹。此次,他筹算利用符笔正式在符纸上临摹。
所实话,这些符具在修行界只能算是低档货品,可即便如许的货品,也不是豪门修士能随用随有的,毕竟这些货品放到世俗界,但是件件代价不菲的。
这张临帖不知被多少人临摹过,上面墨迹斑斑,符文的有些墨迹已被净化的恍惚不清,乃至有很多处所呈现破坏,有些笔划线条已经缺失。
他的神采五色变幻,出色之极。长叹一口气,好轻易挨到觉醒期,却想不出本身这一丁点灵力能做些甚么?
他愣了半晌,心中是各式滋味。最后,他一咬牙,用水之灵气起画第二笔,笔尖蓝光闪动,刚一落笔,符纸却无火自焚,化为灰烬。
………
方卓目瞪口呆。
上面记录了修道界最后级的五个道法,别离记录了金剑术、滚木术、水箭术、火球术、土刺术。
符箓堂弟子能达到觉醒期,谁不是用笔妙手?方卓在天相洞修习画术十余年,用笔更是炉火纯青,即便如此,却也不敢仓促下笔——统共才两张符纸。
每天稀有百名觉醒期弟子在此临摹始符,堆集灵气,明白符意。
第二天,方卓按照燕师兄指导,仓促来到符箓堂觉醒期弟子修炼的场合——明镜台。
他初来乍到,毫无筹办,便随遇而安,以手为笔,以桌为纸,在书桌上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