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M[第3页/共5页]
“听姐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瞒吴姐姐,我们家是个商户,只会打筹算盘,也没甚么学问。但就是我们这类小老百姓也晓得,现在的局势……就比如一个大户人家,三个女儿在争产业。老迈仗着春秋大,根底稳。老二是嫡出,却没有真才实学。老三得民气,最讨长辈喜好。上面一溜的小厮丫头婆婆都在帮衬着,相互帮着各自的主子打斗,现在做主的主母还没断气,这三姊妹面上还算敦睦,但如果那一上帝母去了,这三姊妹非得把这个家闹得鸡飞狗跳不可……可话又说返来,如果不这么闹上一闹,这三姊妹也就分不清本身身边的小厮丫头婆婆哪个是真正忠心的,能出主张的。如果这些下人都不靠谱,她们就会深思着再找一批下人。”
苏二丫见容珩这心疼银子的老弊端又犯了,却不感觉那里不好,只是内心更顾恤他,恰是因为容珩之前苦日子过的多了,现在苏二丫才要更顾恤他,更宠着他。
说到“深思着再找一批”的时候,苏二丫专门留意看了看吴子鸾,公然见她固然面上未动,但眼底已有忧色。
“莫非是甘笋炒肉?”
“女人如果第一次来我们宁远城,不如尝尝我们这儿的特产,全竹宴,荤素搭配还带汤带水,这个时节吃起来,恰是爽口呢!”
她苏二丫固然没才气投资一个帝王将相,但是信赖以吴宁鸾对政局的敏感和她坚固的意志,说不定真会在这乱世有些作为。
“您的菜来了,阳春面一碗,请慢用。”
苏二丫趁他不重视,又点了几样素菜。
苏二丫和容珩到宋府的时候,被奉告宋瑾言正约了苏家一名夫人喝茶。
野鸟也就罢了,这竹子里长的肉虫子,实在让人生不出半点食欲。
嘴上说是要留个念想,但若只是‘念想’一枚玉佩就已经充足了,这金镶玉的吊坠清楚就是赠与吴子鸾的川资前,怕她读书人面子薄,不肯收下,才说的好听了些。
安然镇啊,小二姐背后里撇了撇嘴。
x x x
伸手揽住容珩略显薄弱的腰身,含笑在他耳边说到:“你这意义莫非是在说,我喜好的就是你喜好的,你心同我心。”
吴宁鸾如果比八股文章的确输人一头,但若谈起时势策论,却的确有些门道,观点非常独到。如许的人,又恰逢朝政动乱,三子夺嫡,只要能拜入随便哪个皇子门下,当个幕僚之类还是绰绰不足的。
没有司璟南如许的闲杂人等在中间碍眼,自家夫君又是一副和顺体贴和顺贤能的模样,苏二丫实在是幸运的不得了。苏二丫又吃了一块细白细白的鲤鱼肉,这鱼肉都被容珩拿了竹签去了鱼刺,入口即化,比蟹肉还细嫩鲜美。
固然拜帖上写的是明日,但他哪儿还等得了明日,派人约苏二丫晚餐就来宋府一聚。
吴宁鸾一愣,见苏二丫面上挂着笑,一副盛情拳拳的模样也不好拂了她的面,也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这酒楼里的店小二,早就看不惯她只要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就独占一张桌子,因此即便有空桌,也要引得她和别人拼桌。那些被迫和她拼桌的人,要么是暗笑她穷酸,要么是低头吃完从速就走了,和她搭话,请她喝酒的,苏二丫倒是头一个。
“我在安然镇开了间点心铺子,倒还好找,说不定过几天就要开到宁远城了,那便可与姐姐更靠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