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舒城之战(二)[第1页/共3页]
待石阵落定,孙策亲率八百将士冲锋。兵士们皆背负弓箭,腰挎短刀,抬着云梯大步跑上,以巨石为樊篱。守城军这才明白被骗,马上向城下放箭,可上有藤盔抵挡下有巨石相护,孙策部将竟毫发无损。
寿春城大营中军帐内,袁术连夜检察密函。曹操三十万雄师屯兵彭城,派去联络吕布的信使亦没有动静,袁术经常梦见曹军突至,惊慌万分,没法安睡,干脆爬起家来,试图从密函中找出些许令人宽解的动静。
话未说完,袁术便已仰天大笑出门而去。张勋无法地放动手中密函,只见其上书:孙策近侧之铁面谋士,经查明,乃洛阳令周异之子周公瑾是也。
韩当拱手道:“请少将军放心!”
孙策未想到事情竟会如此,叮咛程普道:“传令下去,不要殛毙百姓,若禁止攻城,摈除到一旁便可。”
一名将官快步跑来:“禀告少将军,舒城的百姓听闻雄师围城,特地返来帮陆太守,部属不知该如何措置啊。”
城门楼处,韩当率十余兵士登城,与守城军近身厮杀。泼天箭雨终究停下,程普策顿时前,一把将孙策从马背上拽下:“少将军太混闹了!哪有这么兵戈的!”
“这但是大乔女人的奇策。吴地藤蔓少,故而少将军不晓得。庐江地僻,山上藤条横生。传说百越之地的南蛮便以此制作盔甲,号为藤甲军”,一侧的黄盖出言解释道。
因为过分担忧孙策安危,大乔一夜未眠,找来随军女眷与护营兵士多少,连夜赶制藤盔。此盔以四周山上常见的硬骨藤的茎制作,简便多缝,纵横交叉坚如盘石,不但箭矢没法穿透,刀锋亦难以割破。
孙策灵机一动,当即驰马在军阵中穿越,高喊道:“吴郡孙郎在此!”他身着赤红披风万分夺目,现在更是成了众矢之的。一时候泼天箭雨飞落,惊得程普黄盖马上策马回援。
兵士们搬出十几块一人高的巨石,大力抛落,擂石顺着城墙滚落浓雾中,却没有任何嗟叹回应,唯有几声木板碎裂似的闷响。守城将士心中惊奇尤甚,裹挟着丝缕惊骇,愈演愈烈。
孙策恍然大悟,拊掌道:“真是奇策!”
此战虽败,孙策嘴角却出现了一丝轻笑:“成心机……黄将军,叮咛下去,盘点伤亡,安营城北。待乔将军率部赶到后,再做筹算。别的,把方才援救韩当的两名流兵叫来。”
韩当笑得极其奥秘:“龙骨藤编成的,比金盔轻,戴在头上,刀枪无伤,箭矢不入……”
那高个马上回身,托起小个子,向上奋力一扔,小个子蹿出数丈,飞出袖中刀柄,重重击在了守城兵士眉心处。
韩当趁此机遇,一把推开守城兵,撑起家子飞身跃下城墙,与其他兵士一道撤退而去。
因而孙策命韩当连夜赶去居巢老宅,将那四个构造箱运来,趁夜黑风高埋在脚下,以薄土做假装,这才有了方才浓雾中的万箭齐发。
孙策不由万分骇怪:“那些是甚么人?”
周瑜心生不忍,偏头道:“伯符……”
孙策银戟一挥,表示世人登城,他正欲身先士卒,却被程普黄盖从两侧夹住。程普双目圆瞪,吼道:“少将军莫要逞豪杰,细心伤着!这些杂兵,交给我们这些老朽便可!”
周瑜偶然打趣,马上抽出箭矢,持续拉弓。
张勋考虑回道:“曹贼爱好私访,特别爱访亲朋之宅,为不透露身份,常着常服,不携保护。日前我曾听闻,他有一养子名曹真,本姓秦,其父秦伯南居于武平。此人平素糊口非常简朴,比来却俄然买了一头牛宰杀了,故而末将测度,必是因为曹操将要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