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伏锦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舒城之战(一)[第1页/共2页]

小乔心疼地揉搓着大乔通红的手指,嘴上却不住打趣:“姐姐放心,已全数交予韩将军了。并且我专门交代过,姐姐编的那一顶,但是给孙伯符的。”

孙策瞻仰城楼,大声喊道:“陆太守,别来无恙!日前承蒙你照顾,还将来得及言谢,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陆逊目送远去的孙策和周瑜,问陆康道:“祖父,我总感觉孙伯符并没有袁狗贼那般不堪,周郎亦是人中之龙,莫非真要杀掉他们吗?多可惜啊!”

“唉!”孙策长叹一声,不得不调转马头,与周瑜一道策马向阵中赶去。

话音方落,一兵士小跑上前,将汉节奉上。陆康双手接过,高高擎起,沉气大喝道:“孙伯符!我陆或人在城在,人亡城破!你要进舒城,便从老夫的尸首上踩过!”

陆康之言乃是调侃孙策以怨报德,孙策早已推测他会如是说,抬手指天道:“我乃朝廷亲封怀义校尉,体恤陆太守老迈,特来代替庐江太守之位。孙某偶然伤害陆家分毫,亦不会苛待城中百姓,请你快开城门,免得兵戎相见,祸及无辜!”

陆康未答话,只是凝睇着他二人远去的身影,苦涩一笑,起家走入了箭楼当中。两名弓箭手立即补上缺位,将弓矢对准了城外平原上行列严整的军队。

陆逊见陆康沉默半晌,不由有些迷惑道:“祖父……”

战鼓声再度响起,声如雷鸣,一场大战,已不成制止。

孙策仍不断念,大声喊道:“莫非我身在袁氏帐下,便必然会苛待百姓吗?”

陆康仰天一叹,笑道:“公瑾,你是个好孩子,老夫明白。想当年,你父亲出任洛阳令,便是老夫在先皇面前保举。当时你比逊儿还小”,陆康眸中尽是慈爱的光芒,抚了抚陆逊的小脑袋,随后话锋一转:“但是你不懂!老夫毕竟与你们分歧!即便先皇驾崩,陆某亦时候不敢忘恩!老朽已七十不足,如果丢了庐江郡,为奸人所得,将来我奔赴鬼域,有何颜面再见先皇!来人!拿我的汉节来!”

大乔愁眉不展:“婉儿,我思来想去,打庐江这事,真是着力不奉迎……”

与此同时,藏在城垛后的数百弓箭手一齐现身,挽弓如满月,箭矢对准了城下的孙策和周瑜。

陆康朗声笑道:“是啊,没想到昨日以礼相待的座上宾不辞而别,目前竟带着两万雄师围我舒城,如此大礼,陆某实在受之不起啊!”

孙策抬手扬鞭,指着陆逊道:“小毛孩儿,现来世道这么乱,庐江一郡,危若累卵,就靠你们老朽小童,能守得住城吗?即便不是我孙伯符,也会有旁人来攻,你们……”

孙策借朝廷名义,恰是爱惜陆康的颜面,谁知他分毫不包涵面,言辞如此刺耳。布阵中,韩当与程普黄盖皆忿忿,孙策却不急不恼,笑道:“陆太守,你口口声声忠于汉室,却不护汉民,即便要舒城生灵涂炭,也不肯放弃太守之位,只怕是迷恋权势,而非为了尽忠罢?”

孙策话未说完,便听陆逊大声啐道:“亏我还敬慕你吴郡孙郎之名,说到底,不过与山匪地痞无异!”

听了陆康这一席话,孙策气得直笑:“我说你这老头……你要用汉制,我便沿你汉制;你愿擎汉节,我亦不禁止,为何定要你死我活啊?”

周瑜明白,陆康已劝无可劝,他调转马头,沉声对孙策道:“伯符,我们归去罢……”

大小乔亦随军而行。见大乔不时掀帘张望,小乔眨眼问道:“姐姐是不是担忧火线战事,才这般暴躁?”

天明时分,乔蕤部一万八千雄师自六安解缆,浩浩大荡向舒城驶去。

大乔低垂眼眸,半晌未语。于她而言,孙策只要安然就好,可他身负杀父之仇,又有鸿鹄之志,必会尽力而战,想到这里,大乔喉间涩涩,问小乔道:“婉儿,昨夜编的那些藤盔,都送去韩将军那边了罢?”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