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葡萄酒[第1页/共3页]
天子想了想,点头道:“那就下诏,先发十万两施助宣府、大同二镇,”他说到这里,止住声,转头去看下首的几个臣子,最后把目光落在刑部侍郎陈儒勘身上,“你来核察宣府、大同二镇屯田及所需饷银,上本折子来,据实奏报。”
天子倒是更加恼火起来,满眼冒火的看着下首的方钝:“朕信赖你,把户部交给你。你倒好,这年还没畴昔呢,银子就没剩下了?你倒是给朕说一说这银子是用到那里去了?”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这些人真真是半点也不会为主君分忧。全都该死!
天子本还是坐在榻上,手上拿着本奏折随便翻着,听到这话,他腿一蹬就把案上的几本花花绿绿的折子都给踢下去,冷眼看着下首的臣子:“三十万两?!这还没到年末呢,我大明的国库就只剩下三十万两?!”
方钝和吏部尚书李默对视了一眼,暗叹了口气,只得垂首应了下来。
杨博这般人才,天子赏了一堆东西,忍不住又动了其贰心机,随口和摆布说了一句:“杨博在边关倒也呆了好些年了。”
方钝内心早算过账,不慌不忙的道:“回陛下,约莫十万两。”
惟约,乃是杨博的字。
裕王到底是个男人,虽是心疼mm却也一时想不起这事,此时听到李清漪提及方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是了,三妹的事确切是要好好和父皇提一提。免得叫她再像小姑姑那般吃个大亏。”
这倒是户部的事了。
本朝的公主看着金尊玉贵,婚事上却实在不太快意。为了制止外戚乱政,驸马须从布衣或初级官吏家庭中拔取,被选中的人家举族都不能再退隐为官。故而,一些世家大族都不肯意娶个公主。而驸马的拔取普通都是由寺人和女官筹办,因为没有个标准,里头天然藏着很多猫腻。裕王的小姑姑永淳公主就在这上头吃了个大亏――婚事上头一波三折,最后却还是选了个秃顶的驸马,宫外还传着《好笑歌》说的就是这个“一好笑,甚么甚么甚么什......十好笑,驸马换个现世宝”,皇家和永淳公主全都丢了个大脸。
二是北边另有个杨博。
严世藩傲慢不成一世,自大是天下第一的聪明人,但他看人还是很准的,暗里里也说过一句:“环球奇才,放眼天下,三人罢了。”这三人,指的是:严世藩、陆炳、杨博。
******
“各省存留余银倒是能够催一催,应一时之急。”方钝约莫早就想过了,提及来头头是道,顿了顿又道,“山东临清、德州二仓夏税秋粮还没来,不多少脆叫那些富户拿银买粮,也算是服从民便。不过,顿时就要过年了,各处都缺银子,南边要造船、吏部欠着京官的岁俸没发、工部......”
裕王惦记取mm的事,本日倒也没有多留,吃完一盏酒就要起家归去。
天子听到这里,一团火憋在胸口不上不下,好半天也咽不下去。他能从藩王之子到现在一国之君,当然时势占了大半但是本身也是聪明绝顶之人。他向来都未曾检验本身打醮祷告、修炼炼丹破钞之多,倒是对底下不吭声的臣子多有迁怒:当今在殿上议事的都是内阁和六部的高官,身家怕也是丰富的很,恰好他这个做天子的反倒穷得连饷银都拿不出来!
方钝听着那一个“先”字就晓得十万两约是不敷,正要说话便听着天子开口道。
四目相对,当日景象仿佛历历在目,乃至无需多言。
只是,待他到了白云观的门口却又像是想起甚么似的,顿住脚,俄然伸手握住李清漪的手掌,沉下声音:“客岁你来白云观,我曾说过一句话,你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