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难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2章 烤鱼[第1页/共3页]

李清漪想着也感觉有些嘴馋,正要转头去叮咛几句,忽见裕王府的那几个带刀守在外头的侍卫仓猝跑来,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上,声音降落,像是要咳出血一样的沙哑:“殿下,大同垂危。”

要晓得,大明言官由十三道御史与六科给事中构成,权力极广,上能够规劝君高低能够监察外官,“以其极清华之选”而与翰林、吏部并称为四衙门。但是,到了今上这里,这言官更加不好做了,动辄得咎,廷杖、除名、贬谪、下诏狱各种不一,的确是斯文扫地。

李清漪听到这里,抬眼去看裕王,微微一笑:“那殿下是如何想的?”她身上穿戴蓝白道袍,乌发束起,头上戴了顶竹冠,清丽秀美,超脱出尘。一笑之间,仿若天涯倾倒在湖面上的春.色,波光潋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斑斓。

裕王府和严家的干系本就不大好,颠末杨继盛那过后,裕王府高低也都提了一颗心,谨慎谨慎不敢叫人抓着把柄。恰好严家那头还不肯放过裕王,严世藩特地让户部扣着裕王的岁赐。最后还是高拱亲身出马,让府上凑了一千五百两,拉下脸送去严府,方才让严家那头松了手。

李清漪笑接了他的酒,让如英架了炉子,一边问:“酒还是热了再喝吧?”一边说,“我传闻上任不久的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大人也是个无能的,很能打?”

裕王非常上道的清算了一下桌上的酒杯,在两人跟前别离摆了一个,问道:“你是说胡宗宪?他啊,那是有背景呢。赵侍郎借着督察沿水兵务的名头在南边作威作福,胡宗宪可不就是投了他的好,攀上了严家。”

这位赵侍郎并非别人,就是李清漪当初在外祖黄家催债的贩子混子嘴里听过的那位赵侍郎赵文华。此人拜了个姓严的寄父,的确如有神助,日子更加津润。当今借着祭海神的名义,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水兵务。传闻他在江南横征暴敛,采集了很多东西送去严家。

半山腰的溪上鱼多且肥,白云观里便常常吃全鱼宴,蒸的、煮的、炸的都有。就连烤鱼也讲究起来,要先加姜丝、蒜末、葱段、米酒、盐、糖等腌一腌,再加点醋能够使得鱼骨硬化、鱼肉鲜美。因着气候渐热,放久了会坏,腌制时需求用荷叶包住浸在冰冷的井水里。等入了味,再拿出来在果木上烤一烤,焦黄喷香,抹一点蜂蜜,撒一点辣椒和盐。

他便好似那风里的伶仃瘦竹,随风摇摆,宁折不弯。

李清漪给裕王倒了杯茶,随口应道:“倭寇之患,大半皆是因海禁而起。”

正月里天子方才借着给事中张思静等的贺表上失抬“万寿”二字而把人打了一顿,给满朝的言官好一个没脸。

这是一针见血的实话却也不好多提,毕竟海禁乃是太.祖之命,裕王作为后辈子孙总不好违命群情。他稍作沉吟,还是转口提及其他来:“海禁之事一时半会确切是难明,现在朝中正为王直的事吵呢。听高徒弟说,都快打起来了。”

杜康妃的死对于裕王来讲确切是大事,几近成了别人生的分水岭,令他一夜长大成人。他大病了一场,三月里病愈来白云观寻李清漪的时候,已经瘦的只剩下骨头。凛冽清寒的山风从树梢拂过,吹起他的袍服,空荡的袖口像是大鸟的双翅普通扬起。

公卿之辱,前所未有。满朝皆是噤声,傲骨尽折,只知奉承君上。

裕王小范围的丢脸行动立即成了大范围的丢脸行动,那一段时候来山上看李清漪都感觉不美意义,就差要蒙面了。

并且,这一年也的确是多难之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