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桃花[第3页/共3页]
作画最是费心费思,韶华担忧宁湛的身材受不了,笑道:“还是他日吧,不急在一时。本日天清气朗,大好的光阴呆在房间里消磨,可就太华侈了,不如出去晒晒太阳,如何?”
跑完步以后,在微薄的淡金色晨光中,韶华和青阳站在清溪旁的桃花树下,扎每日晨间例行的一个时候的马步。
青阳和韶华扎完一个时候的马步后,封父也已经起床。
青梅竹马,两心相印。
这一年,韶华十四岁,宁湛十四岁。
瞥见韶华,宁湛立即有了题句,狼毫蘸墨,在留白处挥笔,斯须成句。
韶华正悠哉地躺在桃树上,一身家常穿的宽松的红色罗衣,长长的黑发随便地束着,流泉般倾泻而下。她捧着封父指给她的兵法,但与其说是在尽力地背书,不如说是在晒太阳发懒。她微眯着凤目望着飘落的花瓣,偶尔伸脱手去撷一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桃花似锦,草色如烟。仲春的凌晨阳光亮亮而暖和,像是一匹柔嫩的、半透明的橘色鲛绡。
注:(1)“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画图即江山。”是宋朝墨客叶梦得的诗句。
宁湛转头望了望窗外,山色怡人,湖光秀美,笑了:“也好。”
韶华悄悄地念了出来,“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画图即江山。(1)”她撇撇嘴,笑道,“还不如‘风月无穷,江山万年’更佳呢!”
望着在桃花树上呼呼大睡的韶华,青阳心中的谜团更深了。实在,他很想扣问韶华过关的诀窍,但是碍于身为师兄的面子,始终没美意义开口。
青阳天然没有午眠的表情,他捧着书籍坐在书桌前,因为脑筋昏昏,精力靡靡,他一手持书朗读,一手拿锥子刺大腿,将发愤解释到了鲜血淋漓的境地。
明天,封父用心挑了最厚的一本兵法丢给韶华,想必也是存了刁难的心机。
师徒三人沉默地喝粥,吃馒头。
青阳本来强自忍耐着,但毕竟还是少年心性,他悄悄伸手,从腰间的革囊里摸出一粒玩弹弓的铁丸,食指与拇指轻扣,缓催真气,瞅准飞鹊弹了出去。
韶华的肚子饿得咕咕叫,面前满是馒头在飞,但她还是凝神聚气,姿式严明地扎着马步。以往无数次血淋淋的经历奉告她,即便封父老头儿人不在这里,作为弟子也是不能开小差的。
见韶华满面东风,胃口极好,青阳本想问出心中的迷惑,但是踌躇了半晌,毕竟还是碍于面子,不美意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