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穿残汉》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汉朝家具[第2页/共5页]

———————————————————

汉朝并不风行垂足高坐,以是这时似不该有桌、椅等家具。但是实际上,汉朝固然无椅,却已产生了雏形的桌。河南灵宝张湾二号东汉墓出土的一张绿釉陶桌,上置一圆底小罐。从其足和面的比例看来,这是一张较高的小桌(陈增弼以为这不是小桌,而是“一件与灶台配套利用的厨房中摆放烹调味品的灶边小案”。见《论汉朝无桌》,《文博》1982年第5期)。不过因为陶桌是明器模型,它所代表的什物的尺寸难以肯定。四川彭县出土的市场画像砖上的一张方桌,桌前之人与桌上之人在停止买卖,桌的高度能够通过人的体高直接推知,以是能够被确认(图76)。这张桌子的桌腿间无撑,形制较原始,但已与敦煌莫高窟85窟唐朝壁画中的方桌非常靠近了。

小蔡上京咯,见的都是公卿贵族哟~~~贴点有身份人滴~糊口质料。

汉朝的略坐具是枰,它比较矮,枰面为方形,四周不起沿。它和大小与之附近的食案之最首要的辨别在于足的形状:食案之足靠近细圆柱形,而枰足的截面呈矩尺形,足间呈壶门形,比食案更能接受重量。《释名?释床帐》枰,平也;以板作之,其体平允也。”枰上只可坐一人,以是也称独坐。《埤苍》枰,榻也,谓独坐板床也。”《释床帐》也说小者曰独坐,仆人无二,独所坐也。”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壁画中有独坐板枰的人像(图71)。不过枰除板制的外,也有石制的。河北邢台陈村西汉刘迁墓、定县八角廊西汉刘修墓中均出土过石枰,后者还装有铜足。

《民风通》屏,卿大夫以帷,士以帘,稍有弟以自障蔽也。”《汉书?陈咸传》万年尝病,召咸教诫于床下。语至半夜,咸睡着,头触屏风。”屏风普通用绢绨为之,《仪礼?觐礼》郑注即言汉朝有绨素屏风。屏风上多绘有彩画。如《汉书?叙传》言成帝御座旁有画着商纣醉踞妲己作长夜之乐图的屏风。《东观汉记》也载光武帝御座旁有列女图屏风。马王堆汉墓出土有一木五彩画屏风,长72厘米,高62厘米,是个缩小了的模型,据遣策所记,其原长五尺,高三尺。也有小型屏风,置于床榻之上,汉画中屡有所见。如辽阳汉墓壁画男女仆人的榻后部均有屏风,呈折角形(《辽阳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质料》1955年第5期)。有的屏风上还带有镜子,如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时,就因为董卓从床后屏风上的镜子中看到曹操正在拔刀而惊醒,以是曹操未能胜利。

席铺在地上能够挪动,安富尊荣的贵族名流可累坐八九层席。在黉舍中,讲学时每人坐一席,但主讲人讲得入情入理,驳斥别人学说的时候,便能够夺人之席。如东汉学者戴凭解经不穷,能够重坐五十余席(《后汉书·戴凭传》)。至于普通的寒士,如薛惇就“坐无完席”了(谢国桢《两汉社会糊口概述》,陕西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床比枰、榻都大,兼供坐、卧。普通为木制。《御览》卷七零六引《后汉书》羊茅为东郡太守,夏季坐一榆木板床。”也有石制者,望都二号东汉墓所出石床,长159厘米,宽100厘米,高18厘米,可容一人卧息。在汉朝,床是比榻规格更高的家具,如《民风通义?愆礼篇》南阳张伯大,邓子敬小伯大三年,以兄礼事之。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大床常在一侧设屏、背后设扆,分解“屏扆”。山东安邱画像石与辽阳棒台子屯东汉墓壁画中均有其例(图73)。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