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穿残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汉朝家具[第1页/共5页]

小蔡上京咯,见的都是公卿贵族哟~~~贴点有身份人滴~糊口质料。

席铺在地上能够挪动,安富尊荣的贵族名流可累坐八九层席。在黉舍中,讲学时每人坐一席,但主讲人讲得入情入理,驳斥别人学说的时候,便能够夺人之席。如东汉学者戴凭解经不穷,能够重坐五十余席(《后汉书·戴凭传》)。至于普通的寒士,如薛惇就“坐无完席”了(谢国桢《两汉社会糊口概述》,陕西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床比枰、榻都大,兼供坐、卧。普通为木制。《御览》卷七零六引《后汉书》羊茅为东郡太守,夏季坐一榆木板床。”也有石制者,望都二号东汉墓所出石床,长159厘米,宽100厘米,高18厘米,可容一人卧息。在汉朝,床是比榻规格更高的家具,如《民风通义?愆礼篇》南阳张伯大,邓子敬小伯大三年,以兄礼事之。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大床常在一侧设屏、背后设扆,分解“屏扆”。山东安邱画像石与辽阳棒台子屯东汉墓壁画中均有其例(图73)。

秦汉期间仍保持商周以来席地而坐的风俗,是以几、案、床等家具都比较低矮。几、案形状不一,上面大多涂有黑漆或红漆,并绘制出各种精彩的斑纹,少数还在大要施有浮雕。它们与汉朝精彩的漆器杯、盘、尊、壶气势大抵分歧。汉朝的案比先秦的长些。有的还做成堆叠的二层案,好放更多的器物。食案则多做方、圆二形(陈平《中国居住文明》,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3页)。前已述及,此处不赘。

是 由】.

《民风通》屏,卿大夫以帷,士以帘,稍有弟以自障蔽也。”《汉书?陈咸传》万年尝病,召咸教诫于床下。语至半夜,咸睡着,头触屏风。”屏风普通用绢绨为之,《仪礼?觐礼》郑注即言汉朝有绨素屏风。屏风上多绘有彩画。如《汉书?叙传》言成帝御座旁有画着商纣醉踞妲己作长夜之乐图的屏风。《东观汉记》也载光武帝御座旁有列女图屏风。马王堆汉墓出土有一木五彩画屏风,长72厘米,高62厘米,是个缩小了的模型,据遣策所记,其原长五尺,高三尺。也有小型屏风,置于床榻之上,汉画中屡有所见。如辽阳汉墓壁画男女仆人的榻后部均有屏风,呈折角形(《辽阳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质料》1955年第5期)。有的屏风上还带有镜子,如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时,就因为董卓从床后屏风上的镜子中看到曹操正在拔刀而惊醒,以是曹操未能胜利。

坐席之礼也有必然端方,尊者必有专席。家庭中为长辈设专席,讲堂上为教员设专席,而宫廷中则为帝王及皇后布专席。朝会时,为了优礼功臣耆儒,常常也设专席。《后汉书?王常传》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又《张禹传》张禹为太傅,尚书,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与三公绝席。”东汉时,为了进步贵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等决策和监察官员的职位,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起,朝会时皆专席而坐,以是京师号为“三独坐”(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235页)。

baidu_clb_lt_id = "519311";

———————————————————

榻上、床上和室本地上就坐之处普通都铺席。席大多以蒲草或蔺草编成。《急就篇》蒲蒻蔺席。”注蒻,谓蒲之荏弱者也。蔺草名也,亦莞之类也。蒲蒻可觉得荐,蔺草可觉得席。”荐,即长卧席。《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以菀蒲为席”,以示其俭。又《东观汉记》载郭丹师事公孙昌,恭敬,常持蒲编席。”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怒斥中载菀席二,其一青缘,一锦缘。”实际上则出土菀席四件,无缺的有二件,一件长219厘米,宽81厘米,另一件长222厘米,宽82厘米,席边均用黄绢包缝,边宽20厘米摆布。据《盐铁论?散不敷》,先秦时庶人用“单蔺籧篨”。所谓“籧篨”,指粗竹席,汉时一样风行。竹席或成为床笫,其邃密的称为簟。《东观汉记》殇帝诏有荏弱平簟。”又《西京杂记》会稽献竹簟供御,世号为流黄簟。”宁夏银川平吉堡汉墓中出土的竹席,为官方款式。其色灰,席纹作人字形,用薄蔑片体例而成(《银川四周的汉墓和唐墓》,《文物》1978年第8期)。除上述草席和竹席外,另有一种缀以兽皮的精席。《释名》貂席,连貂皮觉得席也。”又《西京杂记》昭阳殿设缘熊席,毛皆长一尺余,眠而拥毛自蔽,望之者不能见也,坐则没膝此中,杂薰诸香,一坐此席,余香百日不歇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