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节 财神到[第1页/共4页]
现在龙口水寨的大帐当中,太史慈看着一早就来此坐镇的蔡吉,不由苦笑着说道,“不过是几个商贾罢了,府君何必如此慎重。”
“颍川学子林飞,见过蔡府君。”
“中山孝廉甄尧,见过蔡府君。”
不过对于蔡吉来讲甄尧是“洛神”三哥一事并不首要,首要的是甄尧背后的中山甄家不但是官宦之家,一样也是北地驰名的粮商。《三国志》中就曾明白记录,“天下兵乱,加以饥荒,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贝,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由此可见甄家这几年没少借战乱大发国难财。现下如许一户王谢望族找上,蔡吉又怎能不在心中一阵狂喜。
“也不知那段融招来了多么富商。倘若只是平常贩货之辈,岂不是贻笑风雅。”太史慈不觉得然地说道。在他看来蔡吉这段日子仿佛是受段融的影响,有些过分重视商贾之道了。而段融的品德又让他感觉此人来往不到啥驰名誉的巨富。
当然冲动归冲动,这会儿的蔡吉大要上还是一副神定气闲的模样。却见她浅笑着向一干人等行礼道吾乃东莱太守蔡安贞,此乃都尉太史子义将军。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请上座。”
并州马商、颍川学子、中山孝廉……看来段融为招来了一群成心机的人呐。等一下,中山孝廉甄尧?莫非面前这男人乃是人称洛神的那位文昭甄皇后的兄长!想到这里蔡吉心头不由猛地一惊。
蔡吉听罢当即神采一凌,抬手表示道,“有请。”
世人见蔡吉年纪虽小,可举手投足间却气度不凡。加上她身边的太史慈亦是曾驰援北海的青州名将。因而一干人等当即便安下心各自就坐了下来。而在一干人等坐定以后,段融则作为中间人,热络地向蔡吉拱手道府君,此三人皆是北地巨商,听闻府君成心在龙口开商港,便随下官一同来了黄县。”
“并州马商王翰,见过蔡府君。”
王翰听罢蔡吉所言,立马心悦诚服地竖起大拇指道蔡府君言之有理。王某愿出资令媛,助东莱建船队。”
而东莱所处的青州出了名的四战之地,光是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期间,青州就曾15次易主,前后归于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北魏。其间,也数次归属于东晋和南朝刘宋。每一次易主,都是血流成河,幸存者寥寥无几。并且东莱本身多山地少耕地,又是典范的穷山恶水。倘若按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思惟来运营东莱的话,怕是到了三国归晋,东莱也不见得能变成鱼米之乡。要哪怕是在承平乱世,青州还是是天灾多发地,一个不慎就会闹出民变来。赫赫驰名的水泊梁山就产生在这一地区。但如果今后代陆地—贸易文明的思惟体例来对待东莱的话,那环境就大不一样了。东莱在地理上处于渤海与黄海交界口,是连接渤海商圈与黄海、东海航路的必经之路。光靠这一点就足以使其成为后代海上冒险家眼中的优良良港。
而蔡吉见两人都这么说,因而也就不再客气,当即拱手谢道,“既是如此,那本府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一边蔡吉的话音才刚落,早已在外等待的段融便领着三个男人走进了大帐。乍一看上去这三个男人的年纪都不算太大,也就三十来岁的模样。但三人的打扮倒是各有千秋。却见左手边的第一人胡服马靴,一看就是塞外豪客。而中间那位男人则是青袍巾帻,仿佛游学儒生。唯有右手边的男人锦衣华服,一副当世朱门后辈做派。却见此三人与段融一同向蔡吉躬身施礼自报家门道。
须知遵循《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记录,“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倘若蔡吉没猜的话,面前这个自称甄尧的男人应当就是将来魏国甄后的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