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丰臣遗梦》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资料六 日本战国史简介[第2页/共3页]

永禄13年(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因不满织田信长疏忽幕府权威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以及朝仓义景等大名联盟,构成所谓的“信长包抄网”,寻求结合对抗并毁灭织田信长。元龟2年(1571年),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暦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攻讦,这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元龟4年(1573年),武田信玄策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按照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之战中击败德川、织田联军。次年5月,武田信玄于信浓国驹场病故,死前决定担当人是其孙武田信胜,并由信胜之父武田胜赖担负阵代(监护人)一职。

安土桃山,二攻朝鲜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德川方亦收回动员令,等闲地调集了二十多万雄师对大坂城停止包抄。但是因为丰臣方的主动抵当,特别是名将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的批示,再加上大坂城城防坚毅,德川方停顿迟缓。厥后,德川家康操纵大炮轰击大坂城的天守阁,

元龟4年(1573年),织田信长与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分裂,信长强攻幕府地点的二条御所,拘系义昭,将其放逐至河内国若江城,并建立安土城。室町幕府宣布灭亡。日本战国期间前一百年的室町期间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期间。

天正20年(1592年),太阁秀吉为了停歇海本地盘不敷分封的题目,决定出兵攻打明朝。秀吉向朝鲜提出“假道入明”的要求,却遭到朝鲜国王谢绝。因而,秀吉决定先兼并朝鲜,再兼并明朝。同年4月,秀吉调派16万甲士前去朝鲜,文禄之战因此揭开序幕。日军在战役初期处于上风,只花一个月便攻陷朝鲜都城都城(今韩国首尔)、摈除朝鲜国王李昖。李昖为了击退日军,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朝很快便派出军队赶赴朝鲜救济。这段期间内,朝鲜各地呈现义兵抗战,此中郭再祐、高敬命的抗战大大激起了朝鲜军队之士气。天正21年(1593年)1月,明朝、朝鲜联军以提督李如松为首击退日军将领小西行长,光复平壤,虽在碧蹄馆之战因寡不敌众被日本将领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击退,但厥后日军因为宇喜多秀家为首转攻幸州山城时遭受朝鲜将领权栗的抵当,丧失非常惨痛。另一方面,李如松窜改战略,燃烧日军粮库,日军被迫退至釜山。除此以外,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亦带领朝鲜水军击退日本水军,日军在海陆受挫的环境下被迫和明朝媾和。文禄4年(1595年),文禄之役在两方媾和下结束。

以威慑居住此中的丰臣氏。以后,德川家康又冒充乞降,以大坂城填填埋外护城河作为和谈前提。但是在和谈停止的过程中,德川家康俄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三城乃至内护城河也悉数粉碎。大坂冬之阵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整被消弭的环境下结束。次年5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此次史称大坂夏之阵的战役终究攻陷大坂城,秀赖母子他杀,与老婆德川氏(秀忠女,家康孙女)所生季子国松亦遭斩。通过大坂冬、夏之阵,德川家康完整毁灭了丰臣氏权势,结束了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庆长3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其季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整日本顿时堕入混乱。自朝鲜半岛撤兵返国的丰臣氏诸将因为各自好处的题目,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推行大表不满,乃至试图起兵暗害。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私结诸侯,肆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他四位大老的不满。庆长4年(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影响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干系敏捷恶化。庆长4年(1600年),也就是秀吉身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景胜家老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是为会津挞伐。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