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六 日本战国史简介[第1页/共3页]
丰臣家重臣、五推行之一的石田三成以为德川家康违背私战禁令,调集各地大名于大坂城颁发《内府违背条则》,随即起兵讨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结城秀康,本身则带领雄师与支撑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应对石田三成。庆长5年(1600年),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停止了决定今后天下情势的关原之战。
元龟4年(1573年),织田信长与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分裂,信长强攻幕府地点的二条御所,拘系义昭,将其放逐至河内国若江城,并建立安土城。室町幕府宣布灭亡。日本战国期间前一百年的室町期间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期间。
以威慑居住此中的丰臣氏。以后,德川家康又冒充乞降,以大坂城填填埋外护城河作为和谈前提。但是在和谈停止的过程中,德川家康俄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三城乃至内护城河也悉数粉碎。大坂冬之阵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整被消弭的环境下结束。次年5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此次史称大坂夏之阵的战役终究攻陷大坂城,秀赖母子他杀,与老婆德川氏(秀忠女,家康孙女)所生季子国松亦遭斩。通过大坂冬、夏之阵,德川家康完整毁灭了丰臣氏权势,结束了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庆长3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其季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整日本顿时堕入混乱。自朝鲜半岛撤兵返国的丰臣氏诸将因为各自好处的题目,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推行大表不满,乃至试图起兵暗害。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私结诸侯,肆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他四位大老的不满。庆长4年(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影响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干系敏捷恶化。庆长4年(1600年),也就是秀吉身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景胜家老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是为会津挞伐。
庆长2年(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鲜,庆长之役开端。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援助朝鲜,首以明末名将麻贵,与日军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兵。朝鲜水军在开战初期被日军击溃,迫使朝鲜再次起用李舜臣抵当日军。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主帅来岛通总,使局势开端窜改。在两军对峙之际,庆长3年(1598年])7月,太阁秀吉在京都伏见城病逝。日军在五大老的决定下开端撤退。同年11月,明朝、鲜联军又于露梁海战截击大败日军,固然李舜臣在与岛津义弘交兵中中弹而亡,日军因为蒙受严峻丧失,终究撤退返国,庆长之役结束。文禄?庆长之役中,丰臣氏及参与战役的大名耗损了极大的财力,而德川家康因为留守日本本土,并未参战,是以气力得以保存,为以后代替丰臣氏奠定了根本。
战国期间,是日本汗青上的一个期间,简称战国,普通是指1467年的应仁之乱到安土桃山期间之间(也有把江户期间初期列入的说法)约百年政局狼籍、群雄盘据的一段期间。终究,历经超越百年的混战,德川家康在1603年景立江户幕府,而后不久再次同一天下。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大名。永禄3年(1560年),信长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拥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带领约两万五千雄师的大名今川义元,是为桶狭间之战。信长在战后敏捷崛起,并挑选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缔盟,把扩大国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初期,织田信长打击美浓的进度相称迟缓,直到织田信长胜利促进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背叛,局势才开端有了窜改。永禄10年(1567年)9月,信长在稻叶山城之战中区胜,攻陷美浓的稻叶山城,将它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了天下布武朱印,展开同一日本之路。第二年,信长拥立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并在盟友浅井长政的帮忙下,完成上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