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页/共3页]
就此议定,真宗下旨,先进位毕士安为平章事。数今后,再升寇准为平章事,位列毕士安之下。
真宗看了王钦若与陈尧叟一眼,并未说话。他性子虽和,却并非脆弱之君,昨日王钦若与陈尧叟奥妙求见,提出这等建议,令得他大为不快。但是听二人阐发战况,言之凿凿,倒是不成不虑至此。是以本日当着寇准的面,不顾陈王二人而用心提出昨日密议之事,亦是模糊但愿,群臣当中能够有人以更有力的语气驳斥此论。
寇准初登相位,即上奏真宗,诏令河北全境,不管官兵军民,尽力抵当辽人入侵,能杀辽人者皆可领赏。
真宗脸一沉:“退朝!”站起来就要离座而去。
寇准只感觉一股血气直冲头顶,冲动地重重磕下头去,大声高呼:“天子圣明,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寇准神态自如地说:“回陛下,确有其事!”
半月以后,宰相李沆病逝。真宗震惊之余,亲临吊奠,想起当日李沆抱病苦谏的环境,在灵堂上不由泪下,追思不已,下旨追封为太尉中书令,赐谥号为文靖。
真宗看起来已经与众臣商讨了一会儿了,一见寇准出去,劈脸就问:“寇准,辽军兵临澶州城下,如果澶州守不住,该当如何?”
真宗点头:“说得恰是,治世用毕士安,乱世当用寇准!”
寇准进入崇政殿西殿时,见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都已经济济一堂了。
众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真宗更加地安静:“不严峻?这等环境,还不严峻吗?”
真宗沉吟道:“容朕三思,你等且先退下!”
边关垂危,却赶上如许的事,恰是疾风正遇骤雨,真宗深感烦恼。
王钦若天然听得出寇准的指桑骂槐,嘲笑一声上前奏道:“寇相好威风。前日毕相有令,凡是辽*情有关的公文,叫先送寇相府。但是昨日澶州连发五封垂危文书,直送寇相府中,寇相却在喝酒作乐,一日当中连接五封垂危文书,均被寇相扣下,酒宴不息,谈笑不止!”
寇准上前一步,一把拉住了真宗的衣角:“且慢,陛下这一出来,只怕臣就再难见到陛下宣召,则大事去矣!军情告急,请本日就议了亲征之事吧!”
刘娥提示他道:“官家,记不记得先皇临终之时交代后事,曾说过若遇大事可问寇准,此人能言人所不敢言之话,想人不敢想之事?”
真宗吃了一惊:“你要朕御驾亲征?”
寇准道:“澶州一日五报,事情看来虽急,却不严峻!”
寇准微微昂头:“陛下欲了此事,臣有一计,只须五日,便可逼退辽军!”
真宗听了这话,精力为之一振,笑道:“卿言甚是,朕几近健忘他了。”此时寇准正为开封知府之职。真宗想了一想道:“为相者须有四海之量,只为寇准此人目空统统,难以容物,是以朝中无人提起。”
李沆枯黄的病容现出一丝浅笑:“如此,天下幸甚……”一句话未完,便昏了畴昔。
真宗惊奇过火,俄然笑了起来:“五日?寇准,从昨日扣下垂危文书,用心饮宴作乐,直到现在以五日为期,你到底卖的甚么关子,到现在能够揭开了吧!”
众臣巴不得这一声,正要退下,寇准却拦住众臣道:“慢,寇准另有上奏,陛下既然不反对此议,何不速作决定?”
真宗道:“兵家之道,未虑胜,先虑败,不能不考虑到宗庙的安然。是以方才有人建议一边在澶州加强守御,一边先迁了宗庙。有人说江南有长江天险,辽人长于马战不善水战,必定不攻自退,这也是当年晋元帝南渡之意。亦有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彼苍,若效仿唐玄宗避道蜀中。此暂避锋芒,待得敌军撤退,再返回汴京,亦不失为一个良策!寇卿之意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