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诛敌于国门之外,灭寇与林野之间[第1页/共6页]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天得一以清﹔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是以圣报酬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善战者,不怒﹔
夫二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故道生之,德畜之﹔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曰慈,二曰俭,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生之徒,十有三﹔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其次,亲而誉之﹔
人之迷,其日固久。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夫代大匠斲者,罕见不伤其手矣。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和大怨,必不足怨﹔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古之以是贵此道者何。
此二者,或利或害。
下士闻道,大笑之。
故建言有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是谓微明。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是以贤人被褐而怀玉。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是谓配天古之极。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谷得一以生﹔
夫兵者,不祥之器,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不笑不敷觉得道。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大邦者下贱,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诚全而归之。
执大象,天下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无执,故无失。
太上,不知有之﹔
有为而无不为。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乐与饵,过客止。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何谓贵大患若身。
国度昏乱,有忠臣。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谷无以盈,将恐竭﹔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神得一以灵﹔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故令有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