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法医娘子状元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第1页/共3页]

晏子钦、晏子钰、杜和三人面面相觑,各自心道:“王安石如何了?不就是一个小孩子吗?这女人莫非是中邪了!”

明姝半笑不笑道:“舒州呆了个把月,倒是把一颗心挂在高都头身上。”

小子钰把脸藏在晏子钦怀里,害臊地唤了声嫂嫂,把明姝也惹得一脸通红,用手去戳他的面庞,小孩子躲也不躲,只是内疚的笑着,仿佛另有些怕生。

小子钰不说话,睁着那双和晏子钦非常类似的大眼睛定定看着明姝,仿佛对这个陌生面孔的女人很别致。

所谓近乡情怯,说的大抵就是晏子钦此时的感受吧。如果纯真的衣锦荣归,那是多么的光荣,可到了本日,倒是年纪悄悄弃官返乡,倒不是怕人闲话,只是人言可畏,眼神亦可杀人。

加上明天陈嬷嬷曾劝她给汴梁娘家写封家书,问问都城的意向,好做悠长筹算,这更让明姝一阵头疼,不知如何动笔才算合适。

领头的是晏子钦的大伯,他是个刻薄的人,宋时江西出才子,本源在于此地深厚的文教传统,农时耕作,闲时读书,耕读传家,是以很多看起来诚恳巴交的农户实在都能背出整篇论语,写下三五首律诗。

晏老夫人许氏一身青布衣,自丈夫归天后,她吃斋念佛已有五年,除了管管家里的事,也不太留意内里的是非,养出一副清寂描述,见宗子返来,可贵笑容满面,拉着儿子的手喟叹了一番,只道:“返来了就好。”又看着新妇,眼里安静如水,并没有过量爱好,也没有不满,从腕上取下一只镯子交给她,说是晏家女眷家传的东西。

说实话,这里固然整齐舒坦,到底比不上衙门里,更比不上都城。当初说要同他共磨难,虽是至心话,可真到了这境地,却想着如果一辈子留在临川,的确是迟误人,特别是晏子钦的满腹经纶,莫非寒窗十载,一举夺魁,就是为了留在乡里做个教书先生之流吗?

明姝道:“夫君快来,王安石啊!是王安石!”

明姝见婆婆言语客气,又是个广泛的人,内心松了口气,接过镯子,奉了茶,侧房里已经摆好了饭。许氏茹素,向来是本身单摆一桌清粥小菜,现在儿子返来,例外一次,也跟着世人在大桌上用饭,杜和本想敬酒调度调度氛围,可见桌上没人说话,内心发慌,怪不得这家能出来一个一本端庄地晏子钦,本来全都是一板一眼的人。

抱着弟弟,携着娇妻,晏子钦来到正堂拜见母亲。

明姝手里正抱着一只裹着折枝梅绵套的手炉,朝晏子钦那边一递,道:“暖暖?”

小子钰一边扔沙包,一边道:“先生染风寒抱病了,给我放假。”

晏大伯是骑头口来的,顾及晏子钦身边有随行的女眷,另雇了一辆加了厚绵帘子的骡车。他话未几,把人送到了,便起家走了,晏子钦要留他喝些热茶,他却推说侄子舟车劳累,先歇息,这碗茶来日再说吧。

晏子钦立在船尾最后张望了渡口上纤细的人影,回身挑帘走近船篷,春岫从速把他肩上的雪沫子掸下去,将外套挂在一旁,免得被红泥炉里散出的热气化开,洇湿了衣物。

晏子钦天然晓得她心中不快,二人别离躺下睡了,都是展转难眠,到了半夜时分,明姝已经困极睡去,却闻声晏子钦幽幽一叹:“我也是在赌,赌朝廷的风向。”

晏家在本地虽是大族,可年青人不是在外游宦,就是在外游学,老一辈的人怕震惊晏子钦的悲伤处,来看看便走了,到了下夜时分,院中已是静悄无人,只能模糊闻声许氏房里传来敲木鱼的声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