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达摩壁观法[第2页/共3页]
意念催动下,达摩壁观法诀再次缓慢流转,法海识海以内的虚影蓦地间披收回万丈金芒,仿佛漫天星斗将光辉都加持在他身上普通。
收敛心神,法海正襟端坐,五指结成莲花印,再次面对着空荡荡的墙壁建议呆来。
可惜,现在达摩祖师所创大乘佛法已然式微,而他一时髦起创出的小乘佛法――武禅,却被不屑子孙后辈们发扬光大。
法海识海中的这尊佛陀法相,固然身形衰弱,丰度不佳,但的的确确是一尊位列极乐天下顶峰的佛陀。身形衰弱倒无所谓,因为跟着修者经历、法力的增加,修者心中每多一清楚悟,多一分法力,佛陀的法相就会强大一分。本命法相,就是修佛者精力的依托、念力的载体、神通的源泉、飞升的根本。
跟着入定,法海的意念垂垂转入识海,所谓识海就是脑域。
长生品阶,在这个天下是气力的意味。朝廷文官、武官、灵官的品阶体系,都是由长生品阶衍化而来。
法海修心的法门叫做《达摩壁观法》,这是一门纯粹的修心法决,在大林寺内修炼这门法决的浅显僧侣极少,大多数僧侣都是在踏入长生境后才会修炼这门心法。因为法海环境特别,没法练武,风雅丈才例外将达摩壁观法传给了法海,以作修心之用。
达摩壁观法却反其道而行,入定时不但没有任何冗繁的前奏,并且也不需将佛相引入识海,所求只是通过静悟达到佛由心生、我便是佛的境地。
此时法海心中也随之产生一种清风拂体,飘飘欲仙的感受,非常镇静、让人沉醉,仿佛时候都能离开苦海、飞升极乐普通。如无大定力,定会沉浸于这类如同吸毒普通的快感当中,难以自拔。
凡夫俗子,想要踏入长生境,只要两条路,一条是走捷径,由武入法;另一条是走险途,由心入法。
能够说,这座佛陀眸光一现,能够吓跑任何勇于靠近的女菩萨,就是至淫至贱的定光欢乐佛在此,也会菊花一紧,落荒而逃。
达摩祖师所创壁观法一样秉承了这一惊世骇俗的禅门理念。
外静内动,肉静灵动,形静神动,意静念动!
恰是因为三藏上师对达摩壁观法的评价,达摩祖师创建的教派才被尊称为禅林心宗。
这一世的法海修炼一向难有进境,就是倒在了这里。因为他幼年受的磨难太多了,他没法顺从这类引诱。
简而言之,浅显的修心法是担当之法,达摩壁观法例是缔造之法。
现在的法海却分歧,固然也有些沉浸,但是他在前天生天面对无数引诱,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丰富的经历让他具有着极强的辩白力,明白现在的感受就是一个想要拉他上马的“坑”,一头要拦他来路的“虎”。以是心生警悟,硬生生以绝强毅力从这类飘飘欲仙的感受中复苏过来,灵台逐步变得一片空明。
尘凡的比丘僧青灯古佛几十年,所求不过是“佛在心中坐”这一境地,也就是长生十品的禅定境。以是,浅显修佛者都是怀着高贵的无穷敬佩端坐佛前,焚香、埋头、沐浴、结印、参禅、观想,目标都是将我佛法相引入识海,从而达到心中有佛,万法丛生的目标。
“后天灵体者,经脉无界,识海无涯。本来师父说的都是真的……”
……
入定只是第一步。
人言天上有佛,佛言人间有我,佛在人间,佛在内心,佛便是我,我便是佛。
世人修真求长生,因而就有了长生秘境,传闻修到最高境地,能够达到万寿万年,再进一步,乃至能飞升诸天,成仙成佛。